洋地黄
洋地黄
摘要:洋地黄,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洋地黄是一种重要的药材,也是一种美丽的盆栽花卉,在园林应用当中也比较广泛。
洋地黄的别称
洋地黄又叫做毛地黄,它还有别称是指顶花、吊钟花、心脏草、金钟、毒药草、紫花毛地黄。洋地黄的生长习性
洋地黄盛行比较强健,它喜欢阳光,并且耐阴,具有耐寒性忌炎热,并且能耐干旱,比较喜欢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洋地黄的花语
深红色洋地黄的花语是:隐藏的恋情。紫红色洋地黄的花语是:热爱、不诚实、谎言。
什么是洋地黄类药
洋地黄类药物包括:洋地黄;洋地黄毒甙;地高辛;毛花甙丙,也称西地兰;毒毛花甙K,也称毒毛旋花子甙K。
洋地黄类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但它们有时也可引起或加重心衰。所以,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血压、心率及心律;心电图;心功能监测;电解质尤其钾、钙、镁;肾功能;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地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正性肌力和负性频率,所以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房颤。
急性心衰时可以选用西地兰静脉注射,慢性心衰时可以选用地高辛口服维持量。快速房颤时可以静脉注射西地兰复律。
注意事项是:注射洋地黄类药物前应了解患者是否在七天内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如用过则要减量静脉注射,如无就按常规量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所以用药期间还应密切注意患者有无新发的心律失常或视物不清,消化道症状等,有条件可抽血化验洋地黄的血药浓度。随时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症状,如有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副作用是:
1.
胃肠道反应:一般较轻,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
2.
心脏反应:心率突然改变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依据,常见心力衰竭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
3.
神经系统症状和视觉障碍:可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黄视或绿视等症状。
地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正性肌力和负性频率,所以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房颤。
急性心衰时可以选用西地兰静脉注射,慢性心衰时可以选用地高辛口服维持量。快速房颤时可以静脉注射西地兰复律。
注意事项是:注射洋地黄类药物前应了解患者是否在七天内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如用过则要减量静脉注射,如无就按常规量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所以用药期间还应密切注意患者有无新发的心律失常或视物不清,消化道症状等,有条件可抽血化验洋地黄的血药浓度。随时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症状,如有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机制
洋地黄别名毛地黄、毒药草、紫花毛地黄、吊钟花,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短毛,那么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机制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机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机制
洋地黄类强心甙主要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每搏血量,从而使心脏收缩末期残余血量减少,舒张末期压力下降,有利于缓解各器官淤血,尿量增加,心率减慢。洋地黄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洋地黄抑制细胞膜Na+-K+-ATP酶,使细胞内钠增多医|学教育网整理。Na+-Ca++交换趋于活跃,Ca++内流增加,而致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强虽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但心室腔缩小及室壁张力下降则使心肌耗氧量下降,因而洋地黄类制剂能改善心肌的工作能力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其次,洋地黄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传导,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有快速心室率者。过量的洋地黄相反会降低心肌收缩力,增加房室交界区及浦氏纤维自律性,故可引起异位节律及折返现象而致心律失常。
洋地黄类药物的适应症
①除洋地黄中毒所诱发的心力衰竭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心力衰竭均可用。
②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心率的心房颤动及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
①有洋地黄中毒的心力衰竭,
②预激综合征伴有心房颤动或扑动者,
③梗阻型心肌病,洋地黄可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故不宜使用,但在伴发心力衰竭时仍可应用;
④房室传导阻滞,仅在伴有心力衰竭时可小心使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力衰竭时,应在放置心室起搏器后,再用洋地黄。
⑤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在每分钟50次以下者,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率低于每分钟60次者。
洋地黄的药动力学
吸收
洋地黄毒甙口服吸收率为90-100%,地高辛为50-85%,西地兰为20%,毒毛旋花子甙K仅为3-10%。可见洋地黄毒甙吸收最完全、恒定;西地兰和毒毛旋花子甙K吸收很差,所以它们不能口服给药。地高辛口服吸收率尚可,但个体差异很大,而且不同药厂,甚至同一药厂不同批号片剂由于颗粒大小和溶解度不同,生物可用度也有较大差异,甚至血浓度相差可达4-7倍,故应用时最好选用同一批号的片剂,改换片剂时应观察有无剂量不足或过量的征象。有些强心甙口服吸收后自胆道排入肠中,又由肠道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洋地黄毒甙有26%,地高辛有6.8%进入肝肠循环。洋地黄毒甙体内蓄积性高,作用持久,与其进入肝肠循环量较大有关。消胆胺是一种不吸收的树脂,在肠中与强心甙形成络合物,不被吸收,中断肝肠循环,可降低强心甙的血浓度,缩短半衰期,有助于强心甙中毒的治疗。
血浆蛋白结合
洋地黄毒甙与血浆蛋白结合高达97%,地高辛约25%,西地兰和毒毛旋花子甙K约 5%。因结合型暂失活性,且不易进入组织液,达到心肌。洋地黄毒甙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是它作用慢的一个原因,而西地兰和毒毛旋花子甙K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与它们作用较快、较强有密切关系。
消除
不同强心甙体内消除方式有很大差别。洋地黄毒甙的脂溶性高,主要在肝中代谢,脱去糖分子后,其羟基由B位转为a位即失效。某些诱导肝微粒体药酶活性的药物,如苯巴比妥、保泰松等,可加速洋地黄毒甙的肝内代谢。少量原形物经肾小球过滤后,在近曲小管几乎全被重吸收,经肾排泄极少。经肝代谢后形成水溶性结合物水溶性提高,才经肾排泄。地高辛则在体内代谢转化较少(5-10%),在肝内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效,85%以原形经肾排泄,它经肾小球过滤后在肾小管很少重吸收。因此肾功能不全者及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服用地高辛易发生中毒。西地兰在体内先被水解失去乙酸和葡萄糖而成地高辛,其消除情况似地高辛。毒毛旋花子甙K作用最快,消除也最快,体内代谢转化最少,几乎全部以原形经肾排泄。
半衰期
强心甙的消除量与体内的存留量成正比。强心甙的半衰期因药物而异,地高辛为40小时,西地兰与毒毛旋花子甙K约为15小时,洋地黄毒甙为120小时。根据测定,地高辛一日约消除体内存留量的1/3。给予全效量地高辛后,每日须补充相当于全效量的1/3才能维持有效血浓度。若在开始治疗时就给予固定的每日维持量(即1/3全效量),则体内逐渐蓄积,约经5个半衰期(约8天),即可达每日消除量和维持量相等的动态平衡。洋地黄毒甙一日消除量约为体内存留量的1/10,如果开始就用维持量(1/10全效量),同样也要经过5个半衰期(约25天)才能达到均值的动态平衡。由于洋地黄毒甙的半衰期长,若出现毒性反应,停药后仍可持续较长时间,安全性小,因此现已少用。
猜你喜欢:
1. 强心药物的类型
2. 主要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理
3. 呋塞米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4.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5. 强心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想了解一下,开白花叶片像大麻一样叫什么花
开白花叶片像大麻一样可能是洋地黄
洋地黄:别名毛地黄、毒药草、紫花毛地黄、吊钟花,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短毛。根出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钝齿,有长柄。
洋地黄种植管理:
分布范围。
洋地黄原产于欧洲,主要生产于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山区。 在中国,洋地黄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广泛种植。
光和温度。
洋地黄喜欢阳光,但也喜欢背阴处。 洋地黄开花时,加强光照对洋地黄的开花有利。 关于温度,适合洋地黄生长的温度为12℃-19℃,但洋地黄的发芽,生长和维持存在温度差,需要适时调整。 洋地黄最好保持在成长期,温度保持在20℃左右,否则会过度生长,从而减少开花。
泥土。
洋地黄生长所需的土壤需要良好的排水和一定量的基肥,但洋地黄能够承受一定的贫瘠条件。
水肥管理。
洋地黄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 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水肥管理。 种植洋地黄后应及时浇水施肥,使盆地湿润,空气湿度保持较高水平。 洋地黄的成长期,每半个月给洋地黄施以翠水溶肥一次,必须经常补充各种元素。
繁殖方法。
洋地黄的繁殖通常采用播种繁殖的方式。
毒性。
洋地黄可以下药,但毒性也很强。 整个植物都有毒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其毒性。
病虫害。
洋地黄常发生炭疽,茎腐病和叶斑病。 还出现了蚜虫,甲虫,白斑虱等,防治需要及时发现。
总结下来:洋地黄,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洋地黄是一种重要的药材,也是一种美丽的盆栽花卉,在园林应用当中也比较广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huadaquan/54448.html
上一篇: 花烟草
下一篇: 网纹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