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盯着一个字看久了,会突然觉得不认识它了呢

游戏攻略 2023-04-01 13:54:27   点击量 : 12745  

作者 : 游游

为什么盯着一个字看久了,会突然觉得不认识它了呢

大脑累罢工了


我们都知道人类眼睛接收到的信息,最终都会传递到大脑当中进而处理,而不管是什么器官都会有不胜其烦的时候。当你一遍又一遍地观察某一个字,在长达数分钟以后大脑已经觉得有点疲惫了,于是就会对这个字的辨认产生抑制神经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神经的“饱和反应”。

不止是眼睛,别的器官也会产生。比如长期处于吵闹的环境,你可能也会渐渐适应甚至能置身其中而不受打扰。

对于文字,也就有了“语义饱和”一说,最早提出这种现象的是国外学者。汉字是种极其复杂的语言,构成基本与别的文字体系都不同。只要不是像“大”和“太”这种情况,多数时候我们都能准确从错别字当中理解到正确的字,也能从错乱的的语句顺序中理解到正确的文意,就像我们小时候做的改错题。这是因为我们习惯用整体去理解文字,所以我们在识别汉字时看的都是整体字形。但当我们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就会只注意字的一部分,丧失了对整体的感知,让我们产生了陌生感。就算是最复杂的汉字,也能在40s内达到饱和哦。

这个现象在西方被叫做Jamais vu。早在1907年,一位美国心理学博士就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如果对一个单词注视得太久,它将变得奇怪而陌生。”

1962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者里昂雅克布维茨,将这一现象命名为“semantic satiation”(语义饱和)。

爱丁堡大学某位学生在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不过其更为精细。他发现,同为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匀称的字如“课”,会很快产生饱和,而像乱麻似的“挤”字,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饱和。另外,他还发现,女人比男人更容易产生“字变陌生”的现象。

看字的时候,我们会先看整体,后看局部细节。当我们久久地盯着一个汉字的时候,大脑会不自觉地注意到局部细节,而丧失了对整体的感知,导致我们对字形和字意的陌生。

这种现象的另一种解释是认为神经系统有一个固有特点:如果短时间内发生多次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象点说,神经活动也是会“疲倦”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xgl/391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