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人的洞葬文化
贵州苗人的洞葬文化
贵州苗人的洞葬文化,离贵阳城不远的高坡地区,有数量较多的洞葬遗址。甲定洞葬是其中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一个,位于栗木山的半山腰上,这个洞为U字形,上下有两个洞口……
离贵阳城不远的高坡地区,有数量较多的洞葬遗址。甲定洞葬是其中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一个,位于栗木山的半山腰上,这个洞为U字形,上下有两个洞口,棺柩摆放在为繁树浓阴所掩的上洞,洞口豁敞,目测可看见上百具棺柩置于井字形木架之上,列成五排,棺柩或头朝外,或头朝里,其中似乎有其规则,让人惊奇不已。
殡葬文化之洞葬习俗在苗族由来已久,相传以前苗族与汉族争地盘,失败以后想着还再回来,所以去世的族人尸体就先不忙安葬,所以就选择了洞葬的方式。所以有洞葬悬棺的地方,也都是苗人一路经过的地方。洞对于久居大山的苗族人来说,具体有非常寻常的意义,每个都会举办跳洞节,以此来缅怀祖先过去的生活,所以岩洞对当地的苗族生活意义十分重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洞已经慢慢淡出了苗人的生活,偶尔还会有村人实行洞葬,但是也越来越少了,不过洞葬的研究,对于苗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还是对非常重大的作用的。
文章
贵州这10处小众景点,每一处都令人惊叹,许多人听都没听说过
在我的旅行清单中,贵州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除了大家熟知的 旅游 景点如西江千户苗寨、安顺黄果树瀑布、遵义赤水丹霞、毕节百里杜鹃等之外,我在贵州多次自驾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小众景点,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处,看看有哪些你听说过。
这处红崖古迹位于贵州 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上,距黄果树大瀑布约7公里,被称为“黔中第一奇迹”,它其实就是山壁上的一处神秘文字,当地曾经 悬赏100万破解文字的意思,至今无人能解 。
这些文字虽然扭扭曲曲,却也苍劲有力,宏厚坚实。非甲骨文,非象形,也不像契型文字,更不像篆书和隶书。猛一看好似文字,仔细端详又都不认识。
这些文字已经存在几百年了,何人所写?写的什么意思?至今是个谜,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谁能破解这些文字,就会得到宝藏。
在德江县有座巨型溶洞,里边住着一位65岁的老人,据说在这里已经隐居17年了,还花了500多万修桥铺路,将这里打造成了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山洞入口的铁门上有一幅对联“幽静凉洞此乃仙境神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门还挂着“门票10元”的牌子。山洞里有两处木板房,房顶盖着茅草,上面贴着红色的对联。
山洞大约30多米高,一条山间小溪穿洞流淌而过,洞内水电网一应俱全。洞内墙壁上有许多神秘的人头像雕塑,造型和表情夸张,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物?感觉很神秘。
在毕节纳雍县猪场乡的新春村,在一座巨型天然溶洞内,村民自筹20万在洞中建了座篮球场,世界上独一无二。
在洞口有一处纪念碑,上面记载了溶洞的建造 历史 和资金的来源,每一位出资的人名都被雕刻了上去,让大家记住这些出钱出力的投资者。
洞口高度目测有十几米,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符合国际篮联标准,还有可容纳千人的阶梯式观众席。球场建好后,村里还成立了“溶洞俱乐部”,平时大家在溶洞篮球场练习,节假日进行比赛。
清虚洞位于毕节市大方县,被世界吉尼斯纪录列为世界最高天生桥石洞,面积超5000平米,一条暗河流向成谜。
1998年,美国洞穴基金会、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组成联合考察队,对该洞进行实地测量,该洞桥高178.25米,跨高105.25米,拱桥跨度最大处127.35米,最小处77.69米,桥身长400米,宽200米,是不是非常的震撼?
夜郎谷位于贵阳花溪区,是一位姓宋的80岁归国华侨,花23年心血建造,谷内雕塑造型奇特。
夜郎谷面积有300多亩,园区里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头堆砌的各种奇特造型的石像,建造过程中还加入了陶瓷,陶片等材料。看这些造型真的是夸张大胆,可见作者的想象力。
甲丁洞葬位于贵阳花溪区甲定村,距离贵阳80公里。 洞葬就在路边栗木山的半山腰上,距离公路并不远,也就三百米左右的距离。不过夏天树木茂盛,将山路和山洞挡了个严严实实。
这是一处苗族人传统的丧葬方式, 洞葬分上下两洞,两洞相通。两个洞大小差不多,洞口用围栏护着,里边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约一百多口棺材,里边还插着一些白纸剪的白帆,迎风摇摆,看着有一丝诡异。
枪杆岩是纳雍县化作乡一座凸起的孤峰,因像一支枪杆而得名,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距离县城40公里,山下是少数民族村寨,当地正将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红色 历史 等衔接在一起,做 旅游 开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又是一个网红打卡点。
你在贵州自驾,只要途经黔南州龙里县厦蓉高速出口,就会看到正对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龙头,威风凛凛的悬于半山之上,口吐飞瀑,滔滔不绝,飞流直下,气势磅礴,犹如“银河落九天”,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悬崖上的“水龙头”,用12吨黄铜建成, 它正式的名字叫“云从飞瀑”,它采用传统龙制作工艺,用近12吨纯黄铜锻造而成,雕塑长16米、宽16米、高16米,表面积为666平方米,距地面68米,龙头喷水每小时300立方,于2016年8月30日竣工。
翻天印位于贵州独山县甲定水族乡甲定村东部狭窄险峻的山梁上岩石,高约3米,上大下小,顶部为2米见方的一块奇石,被当地人称为翻天印。
别看就是一座三米高的岩石,它可是贵州的三大景观之一,另两处分别为黄果树瀑布和梵净山蘑菇石。1999年翻天印在昆明世博会上首次向世界一展雄姿,令人惊奇。
这座苗族女神雕像坐落于贵州省剑河县仰阿莎湖畔。“仰阿莎”雕像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2017年4月全部完工,是世界上最高的苗族美神雕像。
“仰阿莎”雕像高88米,其中底座高22米,雕像身高66米,取自于当地苗族节日“二月二”和“六月六”,有着苗族传统文化寓意。她通体由不锈钢板锻造制作,基座高22米,由4层圆形建筑及8组不锈钢浪花雕塑构成,比美国的自y女神像还高出了20米。
贵州的这些小众景点你都去过哪几个?如果你有更多的小众景点推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路灯摄影,我们一起看世界。
世界各地神秘诡异的葬俗
说起天葬,大家都有所耳闻。其实,在西藏这个神秘的地方,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可远不止天葬一种。“树葬”可是林芝地区最为纯净的一种葬法
被树葬的一般是一岁以内因病夭折的小孩。家境贫寒的,用布把孩子的尸体裹起来,条件稍好的,会为孩子定做一个小棺材。由喇嘛选择吉时,家人就会把尸体送进树林,选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孩子在上面安息。但是,孩子的父母是不被允许参加仪式的。
在藏胞眼中,孩子身上没有罪孽,是最最纯洁的。所以,“让他们清清白白地来,清清白白地走”是树葬的真正含义。
这片树葬林有数百年的历史,葬在这里的孩子也不计其数。流逝的岁月和曾经鲜活的生命在这里凝固。曾经为孩子陪葬的小衣服,也渐渐被时光撕成碎片,飘荡在风中。在历
史的尘埃里,只有老喇嘛、神圣的经文和他们相伴。
因为树葬的缘故,很少有人在这片树林过夜,除了林子边的一个老喇嘛。他就住在树葬林旁的这座小庙里,念经、劈柴、做饭、擦试酥油灯,是他生活的全部。即使面对镜头,老人也丝毫不受干扰。
其实藏族最高贵的一种葬式是塔葬,又称灵塔葬。只有极少数大活佛死后才能实行这种葬礼。先把尸体脱水,再用各种药物和香料处理后藏入塔内,永久保存。塔葬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也保存着这种习俗。
贵州高坡苗人的洞葬也是一种古老的祭奠方式。
一位苗族学者认为: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神农氏就是他们的老祖宗,由于战争失败的历史原因,祖先们迁徙到南方。他们的先人一代一代梦想重返故土,以便扶柩还乡,故有‘洞葬’之习。
据说,古汉语里“葬”字也来源与古老的洞葬。从图片里来看,的确跟“葬”字象形
水葬在世界各地流行,有的加国家或地区如今仍然没有此丧葬习俗。水葬在一些地方是一种浪漫的仪式。人的灵魂在水上飘忽,直至寻找美妙的归宿地。
火葬习俗最早兴起的是中国彝族,远古的彝人们认为人死后火葬,灵魂可以随着青烟找到祖先的送魂路线,回到祖先身边
在中国一些地区,远古悬棺葬展示了神秘崖葬风俗。这些悬棺有的高悬于山崖之上,有的则置于崖上的洞穴之内。通过崖上的栈道可以近距离地观看部分崖葬遗址及悬棺内的遗骸。
除了中国,一些古老的国家也都有诡异的丧葬方式,金字塔便是被称为石棺葬。相传是古埃及法老(国王)陵墓,源于埃及法老幻想成为永久的统治者,显示其权威。
在印度教徒眼里,人的生命来自“天、地、水、火、土”五种元素,对死者火葬骨灰撒入水,变为泥土,交给大地、上天,这样就又把这五种元素交还给了生命,所以火葬是最自然的
冰葬是爱斯基摩人的葬俗。老人对子女说,自己年老困倦,要睡觉。儿子会意,备一冰洞让父躺进去,用兽皮盖好,用冰块封洞,父便安然死去。五天后儿子在冰洞上挖一孔,以便父亲灵魂升天堂。
苗族有哪些风俗?
家庭
苗族普遍实行以父系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以两代或三代同住者多,四代以上同住的极少。多数是儿子结婚以后,即与父母分居另立家庭。父母多同幼子或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一起生活。
在家庭中,男性家长有较大权力,女性家长其次,成年子女有“参议”权。家庭财产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分居时,除留一份给父母作“养老田”外,其余由儿子继承。兄弟多的实行平均分配。没有长子(或幼子)继承制。有些地方前妻长子可多分点,但没有形成制度。女子没有继承权。有的地方,如黔东南地区的部份苗族中,对未出嫁姑娘也分给小部份田产,供其作生活开支,叫“姑娘田”,由其同住父母或兄弟掌管,但姑娘出嫁后,便无权享受,也有的要到姑娘死后才收回。赘婿有财产继承权。寡妇若不另嫁,也可继承亡夫家产,如果转房,则由原夫儿子继承。
苗族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关系,一般比较亲密,仅有程度轻微的亲疏之分。他们组成一个家族,守望相助,贫困相扶持。在家族同辈成员中,不分直系旁系,不计亲疏远近,皆以兄弟姐妹相称。对与父辈者,均以叔伯父母称呼。对与祖父同辈的人,均以祖父或祖母称呼。对祖父以上的辈份,概以老祖父、老祖母呼之。对下辈,一般是直呼其名。
苗族很讲究家教家规。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尊重长辈,爱护晚辈,是传统美德。叔嫂之间不可越伦。长辈不能对儿媳、孙媳开玩笑。晚辈不能在长辈前面戏耍轻浮。
苗族家族内部聚合力很强。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间比较关心。若某家有重大困难,则举族相助;有贫困无衣者,全族极力扶持。相互相若发生纷争,小事则批评劝解,大事则由族中有威望者召集族人公议处断。家族中,团结对外的观念也很强。
苗族家族过去都有自己的姓氏,即苗姓。它起源于古代氏族,一般称为某某支或某某分支。有的支以其首领名字命名,有的支以地名、动物名命名。为了便于追叙族谱,个人取名时多采用父子连名制,按连名顺序上溯,就可追溯到本家族的起源。父子连名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也有个别加连祖父名,如父名保,子名岩,即取名岩保。如祖父名里,连起来就成了岩保里。这是一般直系血统成年人的正式取名法,小儿取小名不在此列。安顺地区取名很隆重,要到藏有神鼓的人家举行仪式,并办招待,于席间取名。紫云地区取名要办盛大宴席,用很多四方高桌相连,从堂屋一直摆到屋外院子,本家族坐一边,岳父家族坐另一边。边吃边议。取名以吉祥为利,但不能与双方家长长辈之名雷同。
婚俗
古代多是男女双方通过唱歌建立感情,结为良缘,不须经过父母同意。结婚也是男女双方自主完成,双方家长只临时加赞助或事后认定,可谓自由自主。如约定地点,于五月端午节由男女将女方接到家中成亲。结婚生子以后,夫妻关系才算完全确立,始由丈夫陪同妻子带着礼物拜见岳父岳母。
黔东南地区以“游方”为男女交际的主要形式,许多村寨都有“游方坡”、“游方坪”作为固定的男女社交场所。若离开这个场所去“游方”,就会被人看作是伤风败俗,而受到惩罚。黔西北未婚男女多在白天“跳花”结识后,晚上再唱歌、密谈,所以又叫“踩月亮”,或叫“跳月”。通过接触,若双方情投意合,即可定下终身。随即叫男方家长请媒人到女家撮合,叫做“定亲”。
结婚一般多在十月秋收完毕后举行,也有延至第二年的正、二月间举行的。即农闲季节,具体日期则择吉而定。结婚时由男方到女家迎娶,女方母亲和姐妹陪同,亲人护送,新娘打伞步行。但黔西北一带兴骑马,松桃等地新娘则坐轿。结婚宴客期间,新娘妆著艳丽,行止端庄,不苟言笑。而新郎的穿着却极为平常,颇不显眼。黔东南多数地区苗族结婚时,新郎一般不在前来祝贺的亲友面前露面。在结婚宴客期间,新娘只与其送亲的姐妹或小姑伴宿,散客时就回娘家去了。这种现象,很可能同母权制的遗俗有关。
黄平、施秉、凯里的苗族婚礼别具特色:男女双方决定结婚后,男方先找三五个要好的男友到女家去接新娘;新娘也请几位相好的姑娘陪同,一齐来到男家男家父母则杀鸡热情款待,表示欢迎。寨上青年男女也来庆贺。三天以后男家才请人到女家报喜。女方父母如若同意,就以酒肉招待,共商女家宴客所需的肉、米、酒数量,并将绣花衣裙和首饰托来人带给姑娘。第十三天,才是男方正式请客的日子,并于当天组织人送姑娘回门,女家则以酒肉盛情招待。至此,婚礼才算结束。散客时,主人要在村口摆上若干酒坛,拦客人敬酒,客人必须唱歌答谢,不善唱者则被罚酒,否则不能放行。
在黔南和黔东南部份地区,婚礼结束后,新娘即回娘家常住,直到农忙或夫家有事派人来接才到夫家暂住。如此二三年,才长居夫家。
在许多地区苗族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姑表婚习俗,即舅舅有取外甥女为儿媳的权利,称为“还娘头”。一般是娶长甥女或被看中的某个女儿,不论女方愿意与否,都须服从,谓之“舅家要,跑不掉”。如若外嫁,须备一份重礼送给舅家,叫“还娘钱”。而清镇、修文、毕节部份苗族的姑表却相反:不是舅舅的儿子娶姑妈之女,而是姑妈的儿子有权娶舅舅的女儿,叫做“侄女赶姑妈”。
在苗族中,离婚比较自由。一般是先提出离婚者给对方以赔偿。若是男方先提出离异,除不得向女方索取“定亲钱”外,还要另交一笔“赔礼钱”。若是女方先提出离异,则须付给男方的“定亲钱”和所花的“婚礼费”以后,才可另婚另嫁。
寡妇在大多数地区有再嫁自由。民间习惯是“先内后外”。兄死而弟未娶者,弟有权娶嫂,略带强制性,如女方坚决不同意也可外嫁。弟死而兄鳏居者,兄亦可娶弟媳,但不能强迫。这种婚姻,俗称“转房”,但仅限于同胞兄弟之间。寡妇“转房”,其未成年子女由转房丈夫抚养,若系另嫁,可发带走襁褓中的婴儿,产业由伯叔照料;迨至长大后,男的须回原来的家族里,女的听其自愿。
苗族婚姻有许多限制,最大的禁忌是同姓、同宗不婚,否则会被看作是乱伦。这种性氏概以苗性为准,汉姓不起作用。但有的地方苗姓失传,也以汉姓为准。部份地区由于异性很少,本姓子孙太多,寻找配偶困难,不得不将本姓远宗支系另立姓氏,与近宗支系“破姓开亲”。
丧葬
苗族丧葬形式,在历史上很复杂。见于记载的有洞葬、悬棺葬、土葬、树葬等数种。
洞葬:即人死入棺之后,要把灵柩停放在天然的溶洞里。这类葬法主要流行于惠水、龙里、贵定、平塘、都匀、独山、罗甸、平坝、长顺、紫云、望谟等县的部份苗族中。近几年来在民族考古研究中发现了这类葬法的大量遗址。洞内灵柩从魏晋南北朝起到明清两朝止,历朝皆有,以唐宋至明代的为最多,但迟至明清时期方有记载。长顺县交麻乡的天星洞,平坝县的棺材洞,是其中几大大型的洞葬群,除朽榻不可计数外,可辩认的灵柩在百具以上,多的达五百余具乃至千余具,而且都是头东脚西方向陈列。这类葬式今已绝迹。
悬棺葬:即人死入棺后,把灵柩存放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中,或在悬崖上打洞插上木桩,将灵柩横放于上。早在唐代,五溪地区就有这类葬式的记载。明代时黔中南地区苗族还普遍实行这种葬法。清代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到抗战前仅有个别人家保留这种习俗。
土葬:很早就有,有木棺,也有石棺(黔中地区)。葬式有顺葬和横葬两类。横葬是一种极古老的葬俗,头东脚西,过去主要流行黔西北、黔北、川南的苗族中,现在还有部份人家采用这种葬式。
树葬:是人死后用树皮包起来裹起来挂在树上,这在《隋书.地理志》有记载,今大部份地区已绝迹,仅个别地区对非正常死亡者采用。
老人临终时,一般要烧“落气钱”,有的要放在火塘边落气,这显然是受了汉族的影响。人死后一面以鸣枪、放炮为号,通知全寨;一面派人通知舅家及亲朋。还要给死者剃发、沐浴,换上寿衣,停尸于堂屋中,供亲属吊唁。惠水地区要把尸体停放在竹席上,挂于堂屋中柱横梁上,离地五六尺。这可能是古代悬棺葬的一种变异。
停葬期间,亲人亲族都来哀悼,妇女的“哭丧”尤为哀恸,全村全寨的妇女,即使与死者毫无戚族关系,都要集体前来哭丧,极尽悲痛之情。旁产的男从无论老少,也感动得嘤嘤而泣。
尸体入棺前,黔东南地区要将几钱碎含于死者口中,作为死者灵魂回东方故土的“路费”,称为“买水钱”。
在停丧期间还要请祭司给死者“开路”,交代亡魂去处,从开天辟地讲到伏羲兄妹造人烟历述祖先来源和迁徙经过,要亡魂随着祖先迁来的路线按站逆行,回到本民族发祥地的东方故土,和祖先亡灵欢聚。
出丧时,孝子拿着弓箭或刀剑在送丧队伍前面“开路”。意在表示祖先是辟山开路,披荆斩棘、除魔隆怪而来,所以老人亡故,亦要为其扫除障碍,使亡魂能顺利回到祖先故地。
墓地一般是请风水先生选定。黔东南地区有的是葬在家族公墓里,有的不择地。葬具普遍用木棺。葬式主要是顺葬,即头朝山梁上方,脚朝下方。望谟、罗甸一带还保持了头朝东方的古俗。
娄顺地区部份苗族还有“停丧待葬”的古俗,即灵柩出丧停放在山中数年以后才入土。
tips:住宅风水知识禁忌房子风水怎么看?很多人想要学到房屋风水学,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在选房屋上,也尽量根据阳宅风水图解来选择,让自家发家致富,平安健康。中国人是全世界最相信风水的民族之一,很多风水师看阴宅、阳宅断事往往神准无比。那么在阳宅风水的布局中就要更加注意,这样才能招财,让自己的事业财运都上升。非常欢迎各位网友转载分享贵州苗人的洞葬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inyangfs/51677.html
上一篇: 冰葬文化的起源
下一篇: 扫墓要注意什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