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何能六年后推翻明朝呢

生活小常识 2024-08-26 09:33:19   点击量 : 11195  

作者 : 生活小常识

李自成为何能六年后推翻明朝呢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在六年后推翻明朝,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满清的势力不断壮大,明朝内部的腐败和削弱使得人心思变,这为李自成的崛起提供了机会。他的兴起,是对明朝统治的挑战,也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在历史的长河中,李自成留下的一段传奇故事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李自成,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如何能够在六年之后推翻明朝,令人们至今仍然感慨不已?崇祯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对当时已称帝四年的满清皇太极来说,这一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朝鲜彻底臣服于满清,辽东沿海再无重兵防备,蒙古与满清结盟,这些都为满清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他们却一直无法突破海内绝险的要塞山海关,这成为了他们进军中原的障碍。

对于皇太极来说,突破山海关是至关重要的。他听取了汉人谋臣的建议,试图绕过燕山直奔北京,然而,他更深刻地意识到,只有打破山海关,采取稳扎稳打的进兵方略才是明智之举。然而,要打破山海关并非易事,它连接了东北和华北平原,而宁锦防线更是固若金汤。这条防线历经明末军事家的修缮,成为了明军的坚固防线,尤其是那些红衣大炮,威力惊人。皇太极并不气馁,他洞察到了明军的防守漏洞,并采取了相应的策略。

于是,1640年3、4月间,皇太极发动了对锦州城的大规模攻击。明军曾以城中积粮可支撑二、三年来嘲讽清军,清军的回答却是让明军胆寒的预言。面对清军的进攻,明军虽然英勇抵抗,但最终还是难以抵挡清军的猛攻。面对粮草短缺和清军的强大压力,明军最终败退,锦州陷落,宁锦防线告破。

松锦之战的失利,给明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它不仅消耗了明廷的国力,还牵扯了对关内起义军的兵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自成得以在陕南崛起。他在1641年秋季突入陕南,随后又率军突入河南,积聚了相当规模的势力。经过两年的扩张,他竟然在1644年组建了一支百万大军,覆灭了大明王朝。

土地兼并活不起死不起,为啥宋朝400次起义没戏而李自成能灭大明?

明朝最终亡于农民起义,但让人奇怪的是,之前的宋朝也爆发过434次农民起义,却并没有因此灭亡,这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靠着农民起义打下江山,建立大明帝国后,自然也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权会落得同样下场。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用来休兵养民,同时减免税负,严惩贪官,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让农民能够安心生产,没有必要造反。可让朱元璋万没想到的,明朝最终还是由于土地兼并剧烈、贪官横行,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明亡。

宋朝的农民起义远超明朝,达到434次,可以说平均一年多一次,其中更不乏象王小波、方腊、钟相杨幺等数十万人的大规模起义,而宋朝却始终没有伤筋动骨,要不是蒙古南下,恐怕宋朝的统治还能维持下去。单就平定内部起义这件事上,被后世诟病羸弱的宋朝显然比明朝效率更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字,经济。


商鞅变法后,重农抑商就成为了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因此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大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一旦失去土地,就意味着没了活路,摆在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饿死,要么造反。

宋朝虽然也重农抑商,但没有明朝那么明显。宋朝土地兼并其实非常严重,贫富分化远过明朝。“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由于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失去土地的农民还可以经商,或者成为雇工,不致于活不下去。宋朝通过各种手段盘剥老百姓,但经济相对明朝比较健康,比如商业税就比明朝高很多,宋朝收入有七成来自工商税。而且,宋代皇权不下乡,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的士子们出于自身利益,也会与皇权保持一致,共同在相对能接受的范围内,让利于民。


明朝由于过度抑商,导致了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只有造反。同样朝廷财政不健康,使得官僚处处吃拿卡要。明朝官军就是因为欠饷造成士兵叛乱,导致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军事实力会在数年之间发生了质的飞跃。宋朝是募兵制,一到灾年就会召募流民入伍,可以说对灾年流民这一祸乱的源头进行了治理。再加上由于成功笼络住社会精英阶层,导致宋朝的农民起义,由于缺少精英的加入,缺乏高明的战术、战略指导,难免失败。

换句话说,种田没指望了,做点小生意还不行,咋整?只能造反了(姜)。

清朝之所以会把明朝灭掉,是因为哪些原因?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都以为是清朝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实际上,真正推翻明朝的另有其人。明朝末年,社会局势动荡,农民起义不断,就在众多的农民起义中,出现了一个名为大顺的政权,它的建立者就是李自成。



明朝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

自此,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政权,而李自成建立的这个政权,一度在当时处于鼎盛时期,有着一统天下的气势。自从李自成起义开始,就一路顺利,他的大军一度占领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整片黄河流域。李自成亲自东征,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在当时的背景下,以李自成的势力,完全有能力一统中原,但最终含恨兵败,这与他在决策上的几个失误是分不开的。

明朝末期,政治腐败的原因除了统治者的昏庸外,官绅贵族势力顾家不顾国的做法,也是重要的原因。当明朝摇摇欲坠的时候,这些国家的顶梁柱,并没有为国家做到尽心尽力,反倒是加快了对百姓的压迫搜刮,完全不顾国家的安危。当李自成的势力逐渐变强,直至威胁明朝统治的时候,这些官员又纷纷向李自成靠拢。



尽管,这些贵族官员的行为令人不齿,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对于一个政权的建立和稳固,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然而,李自成考虑到自己的农民出身,以及对自己实力过高的估计,导致他忽视了这部分官员的势力。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建立大顺政权,基本上,都是靠着农民阶级的支持和帮助,以至于,当他建立政权之后,仍然致力于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对于贵族官僚阶级,一直保持着打压的态度。

而史学界认为,李自成的这种做法是为了满足自己高额的军费和政治经费的需要,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然而,笔者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李自成在占领北京之后,几乎把整个大明王室收刮了个遍,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婢女太监,从殿堂到密室无一遗漏,收获的财富即使不够满足军费需要,剩下的财务不足也十分有限,丝毫没有得罪贵族势力的必要。



再者,李自成在建立政权之后,也没能够完成对自己身份的转换,仍然以农民阶级利益的维护者自居。以至于,其他贵族势力认为:李自成尽管建立了大顺政权,也只是一个流寇而已。

在史学界流传着一种观点,古代政权的更替,无非就是一个封建政权替代另一个封建政权,即使推翻前朝的是农民起义,最终,建立的也依然会是一个封建政权。对于这种说法,李自成就是一个最好的反例。对于传统的封建政权,它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农民阶级的压迫,而李自成却在建立政权之后,实行了长达三年的免税政策。

当然,史学界也有人认为李自成所谓的“免税”,并非完全免除赋税,只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减免,但是,这种说法却没什么依据。根据大量史料文献的记载,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直到兵败之前,都执行的是以缉拿官绅追赃助饷代替征田亩税的政策,只要是大顺政权的官员到达地方,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威逼官绅索要钱财,以充当军备之需。



并且,对于那些不服从的官绅,大顺官员使用的手段也十分残暴,不是以诬陷之罪将对方抓到牢里,就是以无端之罪让对方充军。不仅如此,大顺政府还有一套专门的规定,将前朝官员按照官阶大小进行排列,与需要缴纳的银饷相对应,官阶越高,需要缴纳的财物就越多。

在史料中,就有关于大顺执政的赋税收入记载,其中“征”到的银子,粮食大多都是整数,这难免让人猜测它的来源。大家都知道,平常的征税,所得的银子和粮食不可能是一个整数,这种情况,只有在对官绅进行收缴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除此之外,征收上来的其他杂物,其中,大多数都是制箭用的翎毛,钢铁等的军用物品,这些物品在寻常人家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对于这些物品的来源,也就不难猜测了。



当然,李自成并非完全拒绝明朝官员,毕竟一个新政权,在建立之初,需要很多有用的人才。

但明朝官员在大顺官僚群体中,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李自成在任用官员的时候,一直都是以没有当过官的举人为重点。这些明朝留下来的贵族官僚,从那些被大顺接纳的旧官员身上看到了希望,而李自成的许多政策却注定了会让他们失望。

大贵族官绅,因他们的出身不同,大都看重家族的利益,即使是国家利益,也不能改变他们对家族利益的重视。他们不惜通过政治上的变节,来投靠这位之前自己看不上眼的统治者,就是寄希望于通过对方的势力,使自己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

而事实上,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李自成,非但没有对他们施以保护,反倒将他们作为压迫的对象。这其中,不仅在行为上使身为贵族的他们颜面扫地,在政策上的抉择,更是深深损害了这些旧贵族的利益,以至于,最终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



尽管,这些贵族会畏惧李自成的势力,不敢与他正面对抗,但是,私底下却能给大顺政权带来不小的麻烦。

因为社会的舆论走向,几乎完全控制在这些世家手中,在他们的作用下,大顺政权的正统性一直饱受质疑,当李自成势力强盛的时候,谣言的作用或许不是特别明显,可是,当李自成势力衰微之后,这些谣言就足以让他成为过街老鼠。

由于世家的眼光完全局限在自己家族的荣耀上,对于民族之间的斗争反而是没那么看重。因此,在后来女真族崛起的时候,他们只要稍微给这些贵族一点支持,就可以得到众人的扶持。而女真族能够以外族的身份在北京建立大清王朝,这些舆论的控制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李自成等人固有的农名阶级局限性,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明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要面对两个敌人,最终,顾此失彼,应接不暇,除了要应对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外,还要面对来自女真族的外族入侵,这也给明朝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当李自成等人推翻明朝之后,却全然没有意识到女真族,这一强大的势力,是自己统一中原的最大对手。几乎大顺政权的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内部成员忙于瓜分财宝,争权夺利,对于外部的军事部署,却没能考虑周到,致使女真族有机可趁。

大顺政权建立之后,李自成就将兵力分散于各地,这种做法对于镇压叛乱,稳定政权确实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抵御外敌方面,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昏招。尽管分兵的措施给李自成带来了许多小型战役的胜利,但是,在关键的对决上,却让他处在了下风。

然而,李自成丝毫都没有意识到来自女真族的威胁,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收服吴三桂,对女真族一直持着轻敌漠视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他兵败身死,政权覆灭的惨淡结局。



可以说,大顺政权的灭亡,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李自成等人能够凭借着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一举推翻前朝,却受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他一系列目光短浅傲慢轻敌的措施。在得势的时候骄奢淫逸,在战败的时候一蹶不振,所以说,他的失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iaochangshi/22212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