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减灾高轨SAR卫星成功发射
应急减灾高轨SAR卫星成功发射
我国成功发射了应急减灾高轨SAR卫星,这一重要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应急遥感监测能力,为灾害防范和应对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信息支持。该卫星由国家航天局研制,采用了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有高灵敏度和大视野等特点。它能对地球表面的灾害情况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为灾害预警、灾情评估和救援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遥感数据。
这次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应急减灾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此之前,我国在灾害监测方面的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地面监测和气象卫星等手段。地面监测受地形、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难以覆盖所有区域;气象卫星主要用于气象灾害监测,对其他类型的灾害监测效果有限。因此应急减灾高轨SAR卫星的发射填补了我国在灾害监测领域的空白。
该卫星的技术特点使其在灾害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具有高分辨率,能够清晰地识别地物细节,对灾害点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评估;它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在较弱的信号条件下感知灾害发生,提高了灾害预警的时效性;还具有大视野,能够覆盖广阔的区域,便于对多个灾害点进行同时监测。
除了在灾害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卫星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它可以用于监测土壤污染、森林砍伐等情况;在农业领域,它可以用于监测作物长势、病虫害等情况;在城市规划领域,它可以用于监测城市建设、交通拥堵等情况。该卫星还可以为军事行动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
03星发射,高分三号系列卫星织就太空“天眼网”,该卫星主要用途是什么?
高分三号03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 该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可靠、稳定的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我国海洋开发、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提供业务化应用数据支撑。2016年8月10日,高分三号01星成功发射,8月25日传回首幅图像,这标志着我国雷达成像卫星全面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时代来临。2021年11月23日,高分三号02星成功发射,与01星实现双星运行,迈出了我国海陆监视监测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星座建设的关键一步。 2022年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起初,该系列卫星是为适应海洋开发利用、减灾救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而研发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作为我国高分专项家族中唯一的雷达成像卫星,高分三号01星改变了我国民用高分辨率SAR数据对进口的依赖。 随着03星的加入,再加上原有的01、02星,高分三号系列卫星?三星组网?实现1米分辨率、1天重访,将大大提升卫星的重访和应用能力。 五院科研人员表示,三星组网后,高分三号系列卫星整体成像能力将大幅提升,标志着我国民用高分辨率SAR卫星数据由示范应用阶段正式跨入业务化应用阶段。
高分三号系列卫星之所以被称为?太空全能侦探?是因为其性能优越、功能强大。满足海洋环境监测之外,还大大满足了减灾、国土、环保、水利、农业和气象等领域应用需求。随着研发的进行,该系列卫星还进一步推动了海洋学、冰川学、地质学、地形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那么,您对于高分三号系列卫星有什么看法呢?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三号 03 星,具有哪些意义?
4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不少人好奇,高分三号03星成功发射意味着有什么意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高分三号03星
高分三号03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业务星,卫星技术状态与高分三号02星一致,主要载荷为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该星充分继承高分三号成熟技术方案,发射入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三号、高分三号02星组网运行,形成海陆雷达卫星星座,实现1米分辨率、1天重访,将提升我国雷达卫星海陆观测能力,可满足海洋权益维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减灾、国土、环保、水利、农业和气象等领域应用需求。
这颗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可靠、稳定的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我国海洋开发、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提供业务化应用数据支撑。
高分三号03星发射成功的意义有哪些
1.三星组网实现1+1+1>3
“组网运行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多星协同观测优势,形成1+1+1>3的应用效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科研人员介绍。有了3颗星加持,太空“天眼网”的强大优势尤为突出。
其实,高分三号01星在轨道设计时,研制团队就已重点关注我国陆地和管辖海域重访和覆盖需求。为最大程度发挥卫星应用效能,研制团队选择将高分三号系列卫星均匀分布在同一轨道面上,三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均为99分钟。
在高分三号01星投入运行后,研制团队获悉海洋观测亟须扩大监测面积,将02、03星海洋连续探测的全球观测模式单次连续成像时间延长了一倍,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而且,三星组网可实现一次成像就能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海洋拍下来,给地球来一张“全家福”将变得更加容易。
不光如此,高分三号系列卫星通过三星编队飞行还可快速形成有效的干涉基线,开展地面形变干涉测量的业务化运行。这一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地震监测、冰川运移监测、公路铁路形变监测和山体滑坡监测等。
2.载荷综合性能世界第一
有效载荷性能对提高卫星功能至关重要。高分三号星座合成孔径雷达载荷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间微波遥感系统部团队负责整个系统。10多年来,团队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有效载荷系统性能和卫星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综合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高分三号03星合成孔径雷达载荷新增三种试验模式。其中,高分广角模式分辨率可达5米,成像宽度120公里,提高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质量因子,可实现更大范围的陆海地表精细观测;动作目标检测和海流测量模式,可实现高精度动作目标检测和海洋流场测量,进一步拓展卫星应用能力;另外,合成孔径雷达载荷一周工作时间从30分钟增加到100分钟,可对全球海域进行长时间连续监视。
3.精确测量大地的“尺子”
资源三号系列卫星作为测绘卫星究竟难在哪里?与传统意义上的遥感卫星又有哪些不同?专家表示,可以把测绘卫星理解成是一把用来精确测量大地的“尺子”。这把“尺子”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能像传统遥感卫星一样获取二维平面影像,还通过三线阵相机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实现了高程信息的获取。
资源三号立体测绘采用了类似人眼的双目视觉原理:从不同位置观测同一物体,从而产生3D效果,视力水平越高,影像越清晰。然而,卫星进入太空后将长期处于温度剧烈变化的环境中,要想获取几何不变形、层次感分明、细节丰富不模糊的立体影像,研制团队专注攻坚,满足了镜头无畸变、动态范围宽、图像信噪比高等卫星载荷和平台提出的极为苛刻的要求。
五院科研人员表示,三星组网后,高分三号系列卫星整体成像能力将大幅提升,标志着我国民用高分辨率SAR卫星数据由示范应用阶段正式跨入业务化应用阶段。
1米 C-SAR卫星在轨测试海上试验启动
本报讯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组成海上试验队,乘坐“智海”号科学调查船从浙江省舟山市起航,执行1米 C-SAR卫星在轨测试海上同步试验任务。
据悉,1米 C-SAR卫星于2021年11月成功发射,经过在轨调试、星上指标测试、长时间成像等测试,卫星载荷工作正常,具备了开展产品海上同步检验的条件。按照卫星在轨测试工作部署,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启动了1米C-SAR卫星在轨测试海上同步试验,组建试验队前往南海试验海域,获取海面有效波高、风场、流速、海面温度等参数,为1米 C-SAR卫星载荷在轨测试产品的精度检验提供实测数据,确保该卫星按时投入业务运行,发挥其在海洋、国土、应急、生态环境、水利、农业、气象等领域的应用效能。
“智海”号起航前,试验队员与船员开展了消防、救生和安全作业培训,明确了相关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此外,试验队员完成了船载仪器设备的现场测试,为安全顺利完成海上试验任务打下坚实基础。(穆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iaochangshi/1456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