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虎”被处理!首次披露,“消失”两年后被拿下的他涉违规建楼堂馆所

玩机攻略 2023-09-16 13:09:34   点击量 : 14985  

作者 : 生活常识网

三“虎”被处理!首次披露,“消失”两年后被拿下的他涉违规建楼堂馆所


撰文 | 余晖‍‍‍

8月30日,三个“老虎”被处理,这三人分别是:

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崔茂虎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银川市委原书记姜志刚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总工会原主席郑洪

上述三人都是在今年3月被查的。

今年3月16日,郑洪被查;3月17日,姜志刚落马;3月18日,崔茂虎被拿下。

通报中披露了不少细节,其中姜志刚被指“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建设楼堂馆所”;郑洪被指“将党和国家的荣誉私相授受”;崔茂虎被指“违规占用耕地搞政绩工程”。

“消失”两年后被查的姜志刚‍

先来看姜志刚。

姜志刚,1960年8月出生,今年63岁,江苏东海人,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高空设备专业、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曾在航工系统工作、中组部工作。

姜志刚

2003年,姜志刚调至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出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2013年5月,姜志刚赴北京任职,2017年4月去往宁夏,担任党委副书记兼区党委党校校长,并在同年6月履新银川市委书记。

2021年1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显示,“近期,由银川市选出的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姜志刚调离我区。根据代表法的有关规定,姜志刚的代表资格自行终止。”

此后,姜志刚未再出现在公开报道中。

今年3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了姜志刚被查的消息,也是他“消失”两年多之后,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伴随着此次双开通报,姜志刚案件的一些细节首度曝光。

通报中提到,姜志刚的第一个问题是“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肆接受和组织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及旅游活动,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建设楼堂馆所”。

一个细节是,姜志刚最后的主政地宁夏银川曾在2021年被国务院通报。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部分债务沉重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的通报》。

通报提到,审计发现,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4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有8个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

宁夏被点名的包括“宁夏闽宁会议中心”“宁夏闽宁镇酒店管理与服务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宁夏丝路明珠塔”。

其中,宁夏丝路明珠塔被称为“西北第一高塔”,是银川市筹划建设的建筑。

宁夏丝路明珠塔

通报提到,2018年12月,银川市决定由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市属国有企业银川通联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项目实际到位资金5.2亿元,其中银川通联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出资的3亿元全部为财政资金

当时,担任银川市委书记的,就是姜志刚。

政知君注意到,姜志刚曾多次调研该项目。他最后一次以银川市委书记的身份出现在公开报道中,就与丝路明珠塔有关。2020年12月10日,姜志刚调研丝路明珠塔、银川市职工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姜志刚(中)曾经多次视察丝路明珠塔项目 图来自上游新闻‍

8月30日的双开通报还提到,姜志刚“违规干预原管理单位人事安排,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权为本人及亲友低价购房”“贪婪无度,大搞权钱交易”等。

违规占用耕地搞政绩工程‍

和姜志刚同日被处理的,还有崔茂虎和郑洪。

先来看崔茂虎。

崔茂虎出生于1965年12月,今年58岁,云南宣威人,曾在云南工作超30年。

崔茂虎在云南工作期间,历任云南省委组织部副秘书长(正处级)、办公室主任、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党组书记等职。

崔茂虎

2017年5月,崔茂虎任丽江市委书记。在担任丽江市委书记期间,央视曝光了丽江“刷单客栈”问题。

当时,崔茂虎在一次会议上说,“近期央视曝光的‘刷单客栈’,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市旅游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了我们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2021年5月,崔茂虎任云南省副省长,同年11月任云南省委常委、秘书长。

2022年,崔茂虎进京,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此次双开通报提到,崔茂虎“违规占用耕地搞政绩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

2021年4月30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

那次会议提到,要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另外,政知君注意到,这几年被查的“老虎”中,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还有其他人。

比如,今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披露,福建省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家东曾经为追求短时间内出“政绩”,盲目决策新建6座驿站,建成后大多逐渐荒废;设计并建设歌剧院项目,因投资规模太大、不符合实际,最终沦为“半拉子工程”。

说回崔茂虎。

他还被指“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沉迷奢靡享乐”“纵容、默许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利用其职务影响协调承揽业务获利,大搞权色、钱色交易”“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等。

一口气喝半斤白酒的郑洪‍

接下来看郑洪。

郑洪,1955年5月出生,今年68岁,重庆江津人,先后在江津、大足、合川、九龙坡等区县任职,2018年1月卸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郑洪

郑洪是今年全国两会后首个落马“老虎”。

曾有知情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郑洪比较能喝酒,“一次郑洪在喝了酒的情况下,又一口气喝了半斤白酒”。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此次通报,郑洪的第一个问题是“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党性原则,违背党中央关于工会工作决策部署,将党和国家的荣誉私相授受”。

“将党和国家的荣誉私相授受”的还有一人。

2022年5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省总工会原主席龚建华被双开。通报提到,龚建华“私下操作劳模评选事宜,将党和国家的荣誉私相授受”。

另外,郑洪还被指“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和打高尔夫球活动”“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道德败坏”等。

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 中国新闻周刊 上游新闻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三人成虎的故事

三人成虎的故事(集锦12篇)

三人成虎的故事1   三人成虎典出《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人来说街市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说:“街市上没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能够以假乱真,无中生有。

三人成虎的故事2   古时候,有一个人在朝中为官,这人为官清廉,为人刚直、天下有名,有一天,一个急匆匆地跑到他家对他母亲说:

  "不好了,你儿子在外面杀了一人。"

  这位老母亲好像没听见似的充耳不闻。

  没多久,又有一个人急急跑来告诉她:

  "你儿子逃走了,官府正在缉拿归案。"(三字经)

  这位老母仍不做声,只不过纺织机摇得更响。

  再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大汗淋漓地跑来告诉她:

  "大事不好,你儿子已被抓起来,官府正来抄家这时,这位老母亲再也沉不住气,弃家而逃。

   启示

  这位朝廷命官,廉洁刚正,天下有名,哪会干杀人的勾当。然而,谣言连续被人重复三次,其母便也不再相信她的儿子了。由此可见众口烁金的厉害,谎言重复一千遍仿佛成了真理。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干一项事业,不要因为别人没有参与,别人说什么而否定自己,一定要坚信你的选择,这才是你通向成功的起点。

三人成虎的故事3    成语释义:

  三个人传言市上有虎,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出现,便可能使听者信以为真。

   来源追溯:

  《战国策·魏策二》: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故事链接:

  战国时期,魏、赵两国互订盟约,魏王按约指派亲信大臣庞葱陪太子去赵国当人质。

  庞葱知道,自己离开魏国以后,有人会在魏王面前造谣,毁坏他的名声。于是,他对魏王说:“如果有人向大王报告说,街市上来了只老虎,您会不会相信?”魏王说:“不会相信。”

  顿了顿,庞葱说:“如果第二个人又报告说,老虎闯进了街市,您会不会相信?”魏王说:“如果两个人都这样说,我就得考虑一下了。”

  庞葱又问:“如果第三个人也报告街市上来了老虎呢?”魏王说:“我就不得不相信了。大家都这样说,就肯定是真的。”庞葱接着说:“大家都知道,老虎不会 大白天跑进街市。可是都这样说,就像真的发生一样。现在我就要离开大王去赵国,可能会有不止三人来毁坏我的名誉,如果真有这种事,请大王分析对待,不要轻 信。”

  庞葱离开魏国以后,果然有人不断毁谤他。等到庞葱陪太子回国的时候,情况已经无法挽回,魏王不再信任和重用他了。

   学以致用:

  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仅凭道听途说,就做出草率的判断。而要对事情做具体的了解和分析,否则便会把假的当成真的,犯三人成虎的错误。

三人成虎的故事4   魏王和赵王订了和好的条约,要把儿子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作抵押,派大臣庞葱陪去。庞葱临走之前,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报告大王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不相信呢?”魏王回答说:“我不相信。老虎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来呢?”庞葱接着问:“如果有两个人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不相信呢?”魏王回答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倒半信半疑了。”庞葱又问:“如果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还相信不相信呢?”魏王回答说:“大家都这么说,我只有相信了。”庞葱说:“老虎不会跑到大街上来,这是谁都知道的。只因为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的老虎就成了真的了。我想邯郸跟大梁(魏国的都城)比宫里跟大街远得多,只怕背后议论我的人还不止三个,请大王仔细考查才好。”魏王点头说:“我知道了,您放心去吧!”庞葱于是陪着魏王的儿子上赵国去了。后来果然有许多人说庞葱的坏话,魏王听了果然相信了,就不让庞葱再去见他。

  “三人成虎”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一个谣言因为说的人多了,听的人就信以为真,可以用“三人成虎”来比喻。

三人成虎的故事5   战国时代,魏国的太子被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跟随着一起去的人员中包括魏国有名的忠臣庞恭。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当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还是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那么要是有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还会不相信吗?”庞恭接着问。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三个人这么说,我会相信的。”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上明明是不会出现老虎的,可是只要有三个人这么说,就有可能以讹传讹,最后明明是假的消息,听者却都相信真的有老虎。

  赵国都城离魏国这么远,您不知道我的真实情况,如果有人评议我而且又不只是三个人的话,希望大王您能明察,千万不要因为很多人都说我的坏话,您就相信是真的。”可是,庞恭走后,由于说他坏话的人很多,魏王忘记了庞恭的劝诫,相信了他们,不再重用庞恭了。

   “三人成虎”的故事告诉我们:

  不能轻易相信传言,更不能轻易参与传播流言。有时候,虚假的传言会把人们引向错误的方向,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三人成虎的故事6   战国时代,魏国的太子被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跟随着一起去的人员中包括了魏国的著名大臣庞恭。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人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当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还是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上明明是不会出现老虎的,可是只要有许多人这么说,就有可能以讹传讹地以为真有老虎了。而邯郸比街上还要远许多,再加上评议我的人又不止三个,所以将来要是有人毁谤微臣时,还希望大王您明察。可是,庞恭走后,毁谤他的人太多了,最后魏王就不再重用他了。

三人成虎的故事7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三人成虎的故事8   【汉字】三人成虎

  【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

  【基本释义】三人成虎,是一个成语,说的是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近义词】众口铄金、道听途说、

  【反义词】眼见为实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魏王跟赵王订了和好盟约,要把儿子送到赵国国都邯郸去作人质。魏王找了个亲信大臣庞葱,派遣他陪同前往。

  庞葱担心离开魏国后,有人在魏王跟前说他坏话。他含蓄地向魏王提问:“大王,要是有人向你报告,说有只老虎跑进我们大梁(魏国都)的大街上来了,你会相信吗?”

  魏王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不会相信,老虎怎会跑到大街上来呢?”

  庞葱接着问:“要是紧接着又有第二个人来报告,说大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思索一下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倒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问:“要是马上又有第三个人前来报告,说大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说:“三个人都这么讲,我深信不疑了。”

  庞葱接着魏王的话说老虎显然不会跑到大街上来,可是因为有三个人接连向大王报告,大王就信以为真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郸,邯郸离大梁要比宫廷离大街远得多,背后说我坏话的人一定也不止三人,望大王明察。”

  魏王点点头说:“这个,我明白,你放心去吧!”庞葱便告别魏王,陪同太子去邯郸。

  庞葱离开魏国后,果然有不少人到魏王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

  魏王开始时不信,后来说的人多了,便产生了怀疑。最后,竟渐渐信以为真。

  太子期满回国后,魏王就不再重用庞葱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不要“三人成虎”,轻信盲从。

三人成虎的故事9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三人成虎的故事10   按要求 造句 【三人成虎的故事】您能造出几个不同的句子!

  正文: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

  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

  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

  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

  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三人成虎的故事11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事绵延,签约又毁约的事时常产生。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取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读书笔记

  有一年,魏国的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市井上涌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霸道:“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市井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假如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呈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信任。”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显明的事,可是经由三个人一说,似乎真的有了老虎了。当初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很多,谈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盼望大王明察才好。&rdquo,心情语录;魏王道:“所有我本人晓得。”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不再召见他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处所,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辟谣、诈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本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三人成虎的故事12   有个成语叫“众口烁金”,意思是说,如果众口一词,即使是铁打的事实,也会被扭曲。由此可见,人言可畏。

  《战国策》中有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

  战国时,魏国有一叫庞葱的重臣。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出发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告诉您,街市上有一只虎,您相信吗?

  老虎招摇过市,魏王当然不信、便回答“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寡人不信!”

  庞葱又说:“如果又有一个人告诉您,街市上果然有一只虎,那大王信吗?’

  魏王想了想,说“嗯,这就值得考虑了!

  “如果再有一个人说同样的话呢?”

  “嗯,如果二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

  听完魏王的同答,庞葱兜出了说此话的真意,他说:“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而已,大王何以信之 呢,是因为说的人多了。现在我与世子,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赵国当人质,我们在那里的情况大王无法准确了解到,说不定会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所以为了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继大统,请大王先请三个人传言大众,说我只是离开了都城,并不是去邯郸。”

  魏王不以为然。庞葱陪世子去赵国作人质后不久,便有人暗中中伤庞葱,说他企图拥立世子,怀有二心,图谋不轨。说得人多了,魏王居然信以为真,命世子归国,而庞葱不再被重用庞葱事先已给魏王打了‘预防针,也难逃“众口烁金”的命运,可见流言的破坏力之大。

  《战国策》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以孝闻名他住在费邑时,有一个同名同姓者杀了人,有人误以为是曾参所为,,议论纷纷,谣言很决传到曾母那里。当时曾母正在织布,便停机正色道:“我儿不会做那种事!不久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依然镇定如故,不予理睬。后来又有人来说同样的事这时曾母终于不安起来,急忙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逃走大众都有“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在传说某事,那这事看来假不了,无风不起浪嘛,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流言传得特别快,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做人要做一个明智的人,不要随便传播流言,也不要轻易听信流

  东晋时候,有人请大将桓温评论一下谢安和王坦之的优劣。桓温刚要开口,忽然想起了什么,说“你这人爱传话,嘴没个把门的,我不能告诉你”

  桓温不愿背后评论人,因为白己的话被别人七传八传,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子呢。于是干脆不说,沉默是金嘛。

追虎擒龙44年,拍这么久的“雷洛”与“跛豪”究竟有多传奇

2019年8月28日,王晶新片《金钱帝国:四大探长》宣布开机。

2020年7月29日,王晶宣布《金钱帝国》续集即将上映,并公开了一张《金钱帝国:巅峰之战》的海报。

2021年4月1日,《金钱帝国:巅峰之战》定档5月1日在内地上映,但是更名为《追虎擒龙》。

从开机到定档将近三年时间,无论是出于剧情考虑,还是因为商业原因,总之王晶的这部新片换了三个名字。

不过大多数人应该不太了解,其实换来换去,王晶最终用到的《追虎擒龙》,反而是44年前,“跛豪”故事第一次被搬上荧幕时的名字。

1977年,在距离“跛豪”被捕仅仅两年后,一部长达五十集的电视剧《追虎擒龙》,开始在佳艺电视上映。

这套剧集由刘恺威的爸爸刘丹主演,从剧情来说,其实《追虎擒龙》的故事相比后来的影视剧,反而更接近真实的“跛豪”。

然而也许因为“佳视”在成立仅仅三年之后就宣告倒闭,总之这部《追虎擒龙》后来并没有多少人熟悉。

不过吴锡豪与吕乐的故事被改编影视剧,却是自此开始。

《跛豪》、《雷洛传》、《庙街十二少》、《四大探长》、《金钱帝国》、《追龙》。

从电视版《追虎擒龙》开始,再到王晶的电影版《追虎擒龙》,以及翁子光那部始终“等待上映”的《风再起时》。

将近半个世纪,“五亿探长”与“跛豪”的故事被搬上荧幕,至少也超过了三十次。

一个毒贩、一个贪官,他们可以成为香港电影的大IP,看似多少有些不合情理。

然而因为真实、因为传奇,也因为那个年代;那些亦真亦假的光影故事却始终可以吸引观众。

可能就像《风再起时》的导演翁子光说的:“我很喜欢那个年代的跛豪、雷洛,就觉得要拍一个属于我翁子光的。”

对于那个江湖、那个时代,也许有多少人恐惧它的黑暗,就有多少人向往它的传奇。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那些后来成为香江传奇的名字似乎大都生活在颠沛流离中。

霍英东因为停学不得不开始做苦力,李嘉诚则因为潮汕沦陷正举家逃亡。

这时候,一个来自广东海丰的年轻人开始在香港街头混迹,他擦过皮鞋,卖过报纸,也做过人力车夫。

自诩是吕洞宾的后人,应该是他当时最大的心理安慰。

因为他就是吕乐,后来身边的人叫他“乐哥”、潮州人叫他“阿叔”,而廉政公署则给了他一个霸气的花名“吕老虎”。

不过最终所有人喜欢称呼他的,还是“五亿探长”。

对于当时的吕乐来说,要想出头最简单的方式应该就是加入帮派、在黑道“博出位”。

然而阴差阳错,他在并非自愿的情况下却进入了警队当差。

不过多年后,他也在警队建立了一套与黑 社会 制度相关的贪污机制。

战前的香港没什么人肯当差,所以警方偶尔会到上环三角码头,抓一些苦力和人力车夫强迫他们加入警队。

对此,警署有一个特别用词——”拉夫“。

1940年11月9日,在三角码头拉人力车的吕乐,就这样被迫加入警队。多年后,他还记得那天带头的警察编号是44。

吕乐加入警队的年代,香港还没有职业警察训练学校。

服役之前,新人只能在警署内受训,警例由警署的师爷教授,而步操由懂广东话的印籍教官负责。

受训三个月后,刚过二十岁的吕乐正式成为军装巡警。

1951年,因为深得老探长陈立的赏识,吕乐由散仔升任探目驻守深水埗。

对于这位前辈的提携,吕乐后来始终感怀,所以每年春节都会亲自到他家中拜年。

1955年,吕乐带队剿除14K钻石山集会案,无疑是他的成名一战。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第二年香港“双十暴动”期间,他利用与14K等黑 社会 组织的关系,为维持治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这两件事情,吕乐开始受到警方英籍高层关注,并晋升新界区探长驻守荃湾警署。

1962年,吕乐与蓝刚一同晋升总探长,并获得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殖民地警察奖章。

在这之前不久,因为内地的"三年困难时期",出生于广东汕头的吴锡豪偷渡到香港。

他小吕乐整整十岁,不过当时已经年过三十。

相比当时已经权倾华人警界的吕乐,初到香港的吴锡豪因为堂叔吴振坤照顾,才从石硖尾的“字花档”开始起家。

这个吴振坤,就是《跛豪》中的“肥波“、《追龙》中的“肥仔超”。

在那个真实的江湖,他叫“肥仔坤”。

当年曾经给“肥仔坤”做过保镖的陈惠敏后来回忆。

那时候香港毒品做的最大的,就是他的大佬吴振坤,“跛豪”只不过是“肥仔坤”下面一个小档口的主事人。

而且吴锡豪说话像女人一样细声细气,他的老婆才厉害:“跛豪听老婆的,她才是话事人。”

对于吴锡豪与吴振坤的往事,陈惠敏的记忆似乎只定格在了“跛豪”发迹之前的日子。

而事实上,应该一如影片《跛豪》的剧情,他们的关系是个”后来者居上“的故事。

很简单,“跛豪”与“肥仔坤”被捕后,前者的刑期是三十年,而后者是二十五年。

不过与《跛豪》中霸气的吕良伟不同,现实中的吴锡豪确实如陈惠敏所言斯文、而且说话像女人。

所以麦当雄当时拍《跛豪》,其实第一人选也不是吕良伟,而是许冠文。

因为他的形象才更接近于真实的吴锡豪。

至于“跛豪”老婆才是“话事人”的说法,也许有些夸张,但是却不无根据。

毕竟从他妻子郑月英后来也被判入狱16年来看,“豪嫂”起码也是吴锡豪贩毒集体的核心成员。

而这些事实,在电视版《追虎擒龙》与《跛豪》中,也有足够还原。

1967年,警队为了遏制内部猖獗的贪腐问题,对调了吕乐与蓝刚的辖区。

而这一年,也是吴锡豪从境外大规模贩毒的开始。

从后来他被捕后的指控来看,1967年至1974年,先后大约30次从泰国非法偷运约27吨鸦片和3.3吨吗啡到香港。

无疑是吴锡豪成为香港有史以来刑期最长毒贩,最根本的一项罪名。

1973年,在廉署成立前一年,吕乐偕同妻子与8名子女移民加拿大。

第二年的1974年11月12日,吴锡豪从台湾返港后被香港警队毒品调查科拘捕。

据说吕乐移民前曾经劝说“跛豪”也离开香港,但是没能看清楚形势的吴锡豪却还是选择了留下。

其实看得清、放的下,对于吕乐又何尝是件容易的事情。

他自己1968年之所以提前退休、本身也完全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时任警方反贪部的总警司罗彼得后来回忆,当时警方掌握吕乐贪污证据的相关文件,已经可以放下一辆手推车。

但是他找吕乐谈话之初,这位“五亿探长”并不愿意主动引退。

后来罗彼得警告吕乐:“既然你那么想当警察,不如就调回做军装吧。”吕乐这才明白警方高层这次很认真,最终明哲保身。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后,吕乐因被指资产高达五亿港元,财富与官职不相称,成为廉署最大通缉目标。

而在后来指证吕乐的污点证人中,有两位极为关键的人物,一位是外籍警司韩德,另一位就是吴锡豪。

“跛豪”曾指证,当年他每一至两个月,都需要向吕乐进贡30,000到40,000港元。

不过这也许就是他们唯一的关系。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都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追龙》的故事,只能是电影。

1991年9月8日,因晚期肝癌获得总督卫奕信特赦的吴锡豪,在出狱后半个月不治去世。

如果说十六年的牢狱之灾只是惩罚的话,那癌症则更像是赎罪。

至于吕乐,他为香港警队服役二十八年,但却被廉政公署通缉三十四年。

而且如果不是因为吕乐九十高龄去世,这个通缉令的时间还将随着他的年龄继续。

显然,他比“跛豪”幸运,也比“跛豪”传奇。

关于吕乐与吴锡豪,大概再多的《跛豪》与《雷洛》也讲不完他们的故事。

所以还有《追虎擒龙》、还有《风再起时》;也许只要有香港电影,就永远会有他们的往事。

“风再起时”,“追虎擒龙”;应该很少人会不喜欢这样的故事。

关于虎的典故有哪些?

历史上关于虎的典故还是挺多的,作为力量和权力的象征,虎的形象曾经被用到了很多地方。我来讲两个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为虎作伥、十二生肖之寅虎

【为虎作伥】 相传,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的鬼叫做伥。这些伥没有了人的思想,会以老虎为尊,一致维护老虎的利益。

相传曾经有一个读书人游玩时差点儿掉到猎人的陷阱里,然后猎人让他上树和自己一起待着,并告诉他这个地方老虎为患,这个陷阱就是为了抓老虎的。

半夜时来了一群人,发现了猎人的陷阱,然后特别生气地破坏掉陷阱走了,说是要维护他们大王的安全。这个读书人非常奇怪,就问猎人这些人怎么回事,怎么破坏陷阱,他们不知道是为了捕捉老虎的吗?

猎人说这些不是人,而是伥,它们生前都是被老虎吃掉。这些伥为老虎服务,死心塌地向着老虎。猎人重新把陷阱搭好,过了不久老虎就来了,然后掉到陷阱死了。结果这些伥发现老虎死了哭得特别伤心,一直都在说是谁害死了他们的大王。

后世用为虎作伥来形容一个人善恶不分,专门替坏人做事。

【十二生肖之寅虎】 很早的时候十二生肖中有狮子没有老虎,但是狮子太凶残了,它常常危害其他动物,弄得其他动物们怨气很大。玉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想把狮子从十二生肖中踢出去,然后换一个既有震慑力又有威望的动物。可是这样的动物也不好找啊,既有凡间管理的能力,同时还得有威望,而且还得要对玉帝足够忠心,一时之间玉帝也是犯了愁。

后来,偶尔之间,玉帝发现了殿前的虎卫士。在成仙上天之前虎卫士可是在凡间很有威望的,而且他作为卫士曾经立过不少功劳。玉帝越看越觉得虎卫士合适,派他到凡间代替狮子的位置简直不能再好了,他比狮子在动物中的威望高,然后他对动物的管理也很有经验,最重要的是虎卫士对天庭足够忠心。

玉帝越想越觉得满意,就这样老虎从玉帝的殿前卫士变成了凡间的守护者,下凡之后永保下界的安宁。因为老虎本身是天上的神仙,所以它也就具有了辟邪、震慑的作用,世人们开始用老虎的形象来祈求平安,一些镇邪的物品纷纷刻上了老虎的形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wjgl/5152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