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6月CPI和PPI同比分别上涨11%88%
国家统计局6月CPI和PPI同比分别上涨11%88%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2021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今日公布。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掌握读。
CPI环比降幅扩大 同比涨幅回落
董莉娟表示,6月份,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分,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
从环比看,C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2%,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0个百分点。食品中,受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压栏肥猪集中出栏及消费需求季节性偏弱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13.6%;鲜菜、鲜果大量上市,价格分别下降2.3%和4.5%;受供给持续偏紧等因素影响,淡水鱼价格继续上涨2.4%。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1%和2.3%;出游淡季叠加局部地区疫情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旅行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均下降,降幅在1.3%—9.2%之间。
从同比看,CPI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主如果猪肉价格降幅扩大带动。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6.5%,降幅比上月扩大12.7个百分点;淡水鱼价格上涨33.5%,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鸡蛋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分别上涨21.7%和9.5%,涨幅均有扩大。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3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飞机票价格上涨27.0%,涨幅回落5.3个百分点;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4.3%、26.8%和11.1%,涨幅均有扩大;空调、电视机、台式计算机及住房装潢材料等工业消费品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1.8%-3.2%之间。
据测算,在6月份1.1%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
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回落
董莉娟指出,6月份,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工业品价格涨势有所趋缓。
从环比看,P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回落1.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2%。受原材料保供稳价政策影响,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价格由涨转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1%。高温气候导致动力煤需求较旺,带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5.2%,但在增产增供措施作用下,涨幅回落5.4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石油开采价格上涨3.0%,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上涨2.5%,涨幅分别扩大0.8和0.1个百分点。此外,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其中肥料制造价格上涨4.8%,农药制造价格上涨1.2%。
从同比看,PPI上涨8.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53.6%,回落45.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34.4%,回落3.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7.8%,回落2.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20.3%,回落0.6个百分点。价格涨幅扩大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37.4%,扩大7.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36.1%,扩大1.8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6月份8.8%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4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6.4个百分点,扩大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6月份CPI同比上涨2.5%,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关键受上年数量下跌影响,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前月扩大0.4个百分点。1至6月份均值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7%。
7月9日,顾客在河北省遵化市一家超市购买水果。“6月份,我国疫情防控整体局势向稳趋好,关键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作整体稳定。”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
数据统计显示,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涨幅比前月扩大0.6个百分点。食品中,粮食、食品油、鸡蛋和鲜菜价钱涨幅在3.2%至6.6%之间,水果价钱上涨19%,猪肉价格降低6%。
6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比前月扩大0.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汽油和柴油价钱各自上涨33.4%和36.3%,飞机票价格上涨28.1%,涨幅均有扩大;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价格各自上涨2.5%和0.9%,涨幅均与上月相同。
从同比看,6月份,CPI由上月降低0.2%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降低1.6%,减幅比前月扩大0.3个百分点。据计算,6月份,扣减食品和能源需求的关键CPI同比上涨1%,涨幅比前月扩大0.1个百分点。
6月份,复工复产深入推进,关键产业链供应链逐渐通畅平稳,稳价稳价政策效果继续呈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同比由涨转平,同比涨幅继续下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物价指数(PPI)同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同比上涨6.1%,涨幅比前月下降0.3个百分点。
通货紧缩是什么
通货紧缩 (deflation) 是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俗的讲,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表述,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也有学者将通货紧缩细分为deflation与disinflation,前者的标志是CPI(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转为负数,亦即物价指数与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后者的标志是CPI连续下降,亦即物价指数月度环比连续下降。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的全面持续下降,判断通货紧缩的程度就必须解决两个以下问题:一是用什么指标来测度物价水平的变化;二是连续下降多长时间才可看作持续下降。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化的指标。
通货紧缩的原因:
(1)货币供给减少。主要是由于政策时滞的原因,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投资和需求的下降,进而影响社会有效供给。
(2)有效需求不足。当实际利率较高时,消费和投资就会出现大幅下降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物价持续下跌;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下降和提高利率时,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物价下跌;制度变迁和转型等体制因素,导致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倾向下降,即期支出大量地转化为远期支出,也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降。
(3)供需结构不合理。由于经济中存在不合理的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加剧供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跌。
(4)国际市场的冲击。对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下降,外资流人减少,导致国内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
扩展资料:
对于通货紧缩的涵义,与对通货膨胀一样,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从争论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即所谓的“双要素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被称为“单要素论”。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仍有争论,但对于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一般来说,单要素论的观点对于判断通货紧缩发生及其治理更为科学。这是因为,通货紧缩作为通货膨胀的反现象,理应反映物价的变动态势,价格的全面、持续下降,表明单位货币所反映的商品价值在增加,是货币供给量相对不足的结果,货币供给不足可能只是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因此,双要素论的货币供给下降的界定,将会缩小通货紧缩的范围;而三要素论中的经济衰退,一般是通货紧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用经济衰退的出现来判断通货紧缩就太晚了。根据单要素论的观点,判断通货紧缩的标准只能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其他现象可以作为寻找成因,判断紧缩程度等的依据,但作为通货紧缩的构成要素是不妥的。
参考资料: 通货紧缩-百度百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wjgl/2194.html
上一篇: 机构预估6月CPI或保持温和上涨
下一篇: 8月CPI同比涨28%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