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三月三”

地方特产 2023-02-25 15:35:42   点击量 : 3890  

作者 : 非遗文化常识

布依族“三月三”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贞丰县

农历三月初三,是布依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此时正是农耕生产即将开始,春旱现象较为严重,蚊蝇害虫正在萌动,火灾事故较为频发的重要时节。为了“禳灾祈福、寨子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在北盘江畔的贞丰布依族人民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通过舞草龙扫寨驱邪消灾、杀猪宰牛祭山拜神求雨、上山“躲虫”祈福等,表达布依族人民对农业丰收、家宅平安的企盼。同时“三月三”也是布依族青年男女对唱情歌、寻亲择偶的节日。

布依族“三月三”不仅具有传统的农事节日特色,也具有历史变迁的气息,其文化内涵丰富,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布依族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布依族“三月三”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正面临消逝的危机。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望谟县

望谟布依族的“三月三”是当地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如果节日那天恰逢星期天,小小的县城就会出现万人空巷的景观,人们都到山中祭祀山神和自己的祖宗去了。由此可见“三月三”在布依族的地位。

“三月三”那天,各家准备酒肉各数十斤,糯饭成担,上山祭祖,下午宴请亲友,酒饭后,男女对歌。

节日前夕,布依族家家户户准备五色饭,少女们还会准备绣球。村民们采来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花米饭,这几种植物的汁液只有在农历三月清明期间才会染出最好的颜色。布依族人民相信吃了这种五色花米饭后会人丁兴旺,身体强健。绣球是“三月三”中男女青年用来传达情爱的信物,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丝织工艺品,个个制作工艺都很精巧,十二片花瓣连接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山歌对唱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试探对方,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贴情贴景。歌声是条红线,牵引着两颗爱心,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布依族“三月三”的民俗价值及文化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的民俗价值及文化特征

布依族 “三月三”是一个跨境的民俗圈,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两岸,即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二十多个县市,面积大约有四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以贵州望谟县的布依族“三月三”的表现最为浓重,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真实性可以达到“全城空巷,满城尽插枫香叶”,其品牌的美誉度得到周边各地的认可。

文化特征

民族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布依族文化的特点,是由本民族人世代传承的民俗事象。

布依族三月三对歌活动

社会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人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比如说制定村规民约的制度。

集体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是集体创造的结果,在民俗中流传,依靠集体的响应、丰富、发展而来的,并由集体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稳定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为布依人所共同遵守,并且成为约束其行为的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传承和发展中,又形成一定的规模。

变异性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和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比如说经贸活动已经成为“三月三”的一项重要表现形式。

文化交融的特征: 布依族“三月三”包含有孝道、感恩、和谐、欢乐、富贵、吉祥、团结、情爱等文化内涵。布依族群众认为,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你读多少的书,在 “三月三”你必须回家扫墓;布依族有这样的民俗“三月三要起得早,六月六要坐得晚”,这天人们起得比那天都早,把花米饭做好后就烧香敬祖宗和自己家的恩人;“三月三”是“民族团结”节,各民族相互来往,不亦乐乎。

重要价值

布依族“三月三”的民俗价值:

   民俗价值:“ 三月三”反映了布依族最真实的生活文化状态,通过传承和发展布依族的“三月三”, 可真实还原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状态。

宗教价值: 布依族的原始宗教摩文化是“三月三”的'重要组成,反映了布依族从自然宗教向人文宗教过渡的演化情况,对研究人类宗教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价值: 布依族的“三月三”是布依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农耕文化色彩。

文学价值 :“三月三”是布依族最重要的对歌节之一,布依族的民间文学多是以歌的形式表述,不管是古歌还是山歌,甚至儿歌。

语言学价值: 如果说布依族摩文学和古歌是语言的基础,那么布依族的山歌就肩负着布依族语言在现代化进程的任务。因为布依族山歌通俗易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丰富和发展布依族语言的词汇量和语法。

社会学价值: 布依族“三月三”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布依族认为树是灵魂的象征,“三月三”植树造林可以告慰祖先,同时绿化了家园。

   精神文明建设价值: 在少数民族民俗的活动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不能忽视民俗活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经济价值: 古老的“三月三”融合了现代文明的活动,如经济活动,“三月三”不但成了文化品牌,也是经济品牌。在保护好望谟“三月三”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布依族民俗游和“三月三”的相关食品,特别是布依族五色花米饭。

;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 传说 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二、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三、农历三月三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 文化 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介绍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 方法 祭把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具初三会天,不动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后来将三月三定为“歌会节”。

贵阳南部郊区布依族把“三月三”称为“仙歌节”。节日内容与乌当区新堡乡大体相同,但他们是用 唱歌 的方法来祈求天神免灾,这天男女青年上山对歌。传说谁唱的歌最动听,天上的歌仙听了,便会赐你一副金嗓子。你劳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听到金嗓于唱歌,害虫听到这声音就不敢伤害庄稼了。

“三月三”是贵州罗甸县布依族的“扫墓节”。此日以二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鸡,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罗甸县南部红水河一带,“三月三”又称“枫叶节”。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 儿童 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贵州望漠县布依族传说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驱寒。此日有条狗请客的习俗。

贵州安龙县部分布依族传说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人们为避免山神放出蝗虫伤害庄稼,确保农业丰收,旧有扫寨祭山神的习俗。“三月三”这天,人们到村寨山神坛前摆设雄鸡、刀头等供品,还要杀一头狗,将血洒在纸旗、纸马和寨子进出要道口的石头上,然后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员携带淋有狗血的纸旗,纸马到各家各户扫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门口要设置一张长凳,凳上摆一只装满清水的“水碗”和一只装有瓦砾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门口咒念“魔经”,打几个“农阳卦”,再将瓦砾石粒向这家房屋内乱撒,将水碗的水四处乱泼,掀翻大门前的长凳,扣起水碗,意为扫除了魔鬼。

最后,给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纸旗、佳上纸马,另赴他家去扫。村寨住户都轮扫完毕,“老魔公”口到神坛,将收扫的妖魔鬼怪集中镇压于神灵之前,然后全寨男人于神坛处就地会餐,称为“陪神吃饭”。该县德卧镇称“三月三”为“赶毛杉树”,又叫“毛杉树歌节”,为期三天,聚会者达数万之众。

云南罗平八达河一带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对调的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来到河边听青年们唱山歌,观看孩子们比赛划竹排、打水枪。有的人家还给孩子做花糯米饭分送到边和寨旁;有的则用小花布口袋装上鸡蛋和各类食品,供玩耍和参加比赛活动的青少年吃。

罗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则要在这三天中,举行盛大的游山、对歌和交友活动。方圆几十里的各族青年,届时也来到马把山腰一带,参加和观赏这一传统的赛歌对调活动。歌手们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大显身手,凭着即兴作诗吟唱的天才,能和对手连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长的时间。有许多男女青年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爱情关系。

三月三各民族的不同习俗

1、壮族三月三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2、侗族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3、瑶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4、布依族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5、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相关 文章 :

★ 三月三的来历以及习俗是什么

★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 2020壮族三月三

★ 关于三月三的来历

★ 三月三节日传说都有哪些

★ 与三月三相关的节日都有哪些

★ 广西三月三传统风俗有哪些

★ 三月三的节日习俗有哪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techan/657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