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海吗(青海湖简介)

旅游常识 2023-04-06 06:46:11   点击量 : 14664  

作者 : 爱旅游的小爱同学

青海有海吗

1、青海有海。青海的海是黄海。

2、青海简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江河源头”、“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

3、青海湖简介: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

4、青海其他景点简介:塔尔寺,茶卡盐湖,东关清真大寺,二郎剑,青海湖鸟岛,黑马河,日月山,可可西里,卓尔山,贵德地质公园,塔尔寺,孟达天池,玉珠峰,格尔木胡杨林,青海藏文化馆等。

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

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2014年10月20日9时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侧出现“龙吸水”壮观场景。2021年10月21日,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水体面积增至17年来最大值。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

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青海湖海拔多高

问题一:青海湖的海拔是多少 20分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关于青海湖的海拔高度,有多种说法,从3190米到3260米都有。一般认为,青海湖的湖面海拔高度为3190-3250米之间。1981年实测水位3193.92m丁这个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问题二:青海的海拔高度是多少高度不一,西宁海拔2000多米,湟中县就3000多米了,果洛玉树这些地方就更高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848米

问题三:青海湖的海拔有多少?(准确)美丽富饶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它又名库库诺尔,错鄂博,古称西海、鲜水和错温波等。库库诺尔蒙语意为青色的海。青海得名于北魏,因湖水清澈碧蓝,湖面广袤如海故名。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湖泊似梨形。
青海湖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予青藏高原的瑰丽珍宝,也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和象征。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茂。湖的四周被四座高山所环拥: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西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连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举目四顾,四座高山犹如四幅天然屏障。从山下到湖畔则是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像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浓墨重彩的西部风景画。
1981年实测水位3193.92m,长109.0km,最大宽度67.0km,平均宽39.8km,面积为4340km2,最大水深27.0m,平均水深17.9m,蓄水量778.0×108m3;与1961年相比,20年来湖泊面积减少了295.0km2,蓄水量减少了76.0×108m3。湖水矿化度1961年为12.4g/L,1986年又增为13.84g/L,26年来平均年递增52.0mg/L,咸化趋势明显。
青海湖的形成和变迁,是大自然的杰作。早在两亿三千万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无际的古海洋。200万年前,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古海洋逐渐隆起,一跃形成了世界屋脊。海水被逼走时,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脉堵塞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湖泊。当时,它是一个外泄湖,周围有100多条河流注入湖中,同时湖水又从东面注入黄河。大约距今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发生了强烈的隆起,拦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来从青海湖向东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流入青海湖,形成了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流的倒淌河。青海湖也成为一个流水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由于青海湖位于西北气候干燥地区,湖水蒸发量大于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断下降,湖面逐渐缩小,与初期的湖区相比,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水位降低了80-100m。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环湖一周,号称千里,唐代尚称八百里,现在只有七百多里了。
青海湖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2℃,一月平均气温-12.6℃,7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28℃。多年平均降水量336.6mm,5-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年蒸发量950mm,6-9月的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60%以上。湖泊的集水面积29661km2,补给系数5.83。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河流有40余条。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巴戈乌兰河和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为最大。据有关资料,青海湖年入湖总水量为36.28×108m3,而年耗水量却高达41.59×108m3,收支相抵年亏损水量5.31×108m3。这就是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湖面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青海湖畔有着辽阔的天然牧场,是我国各民族聚集的地方,除汉族外,还有羌族、吐古浑族、藏族和蒙古族等。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是重要的畜牧业产地,尤以养鸟业更为发达。
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一带盛产“秦马”。《诗经》中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隋唐时,“秦马”与“乌孙马”、“血汗马”皆为良种马,以能征惯战而著称。唐代在青海还专门设置了茶马司。
杜甫《高都护马行》“……此马临阵久无战,与人一心成大功。……雄姿未受伏枥思,猛志犹思战场利。腕促蹄......>>

问题四:青海省海拔最高处是多少?平均海拔是多少?青海海拔高度|西宁海拔高度
地 名 海 拔 地 名 海 拔
省会・西宁 2295m 黄河源头 4492m
海东・平安 2125m 长江源头 6248m
海北・海晏 3080m 澜沧江源头 5105m
海南・恰卜恰 2835m 日月山口 3520m
黄南・同仁 2491m 青湖 3239m
果洛・大武 3719m 昆仑山口 4767m
玉树・结古 3681m 唐古拉山口 5231m
海西・德令哈 2982m 巴颜喀拉山口 5082m
柴达木・格尔木 2808m 孟达天池 2500m
格尔木・沱沱河 4533m 大坂山隧道 3792.75m
玉树・曲麻莱 4175m 互助北山 2945m
果洛・玛多 4272m 牛头碑 4610m
初到高原急性高原反应防治
科学家们将海拔3000米以上称之为高原。因为海拔达到这一高度时,其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与平原明显的不同。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因此,初进高原,甚至是常住高原的人从平原重返高原时,必须在多方面严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一、患下列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
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发现心、肺、脑、肝、肾有明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请切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你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等。
二、到达高原后,应注意事项
刚到高原,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能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5-7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人们常常提倡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我们主张,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很快适应高原环境。
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蔬莱、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
但也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上述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以防因急性高原肺水肿而造成不良后果。
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静养一周后,方可逐渐增加一定量的劳动。这就是从平原回到高原后一般休息一周后再上班的理论依据。
初到高原,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

问题五:青海湖海拔最高有多高适宜人群一、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高海拔约3194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如图所示:
二、青海湖适宜人群是:
湖区属多民族居住地区,有藏族、汉族、蒙古族、 *** 、土族、撒拉族、满族等12个民族。其中藏族人数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68.61%,是湖区的主要民族。
三、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
2014年10月20日9时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侧出现“龙吸水”壮观场景。

问题六:青海湖海拔多少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

问题七:青海湖的海拔是多少湖面海拔3196米,近年湖水位有下降趋势,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

问题八:去青海湖旅游,海拔多少?会有高原反应吗?怎么解决? 70分 青海湖海拔在3300左右,一般人都可以适应,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如果你没上过高原,第一天到达的时候就不要洗头或洗澡,静静睡上一天适应环境!

青海湖的面积年年增加,未来它会形成海洋吗?

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监测显示,在2018年时,青海湖的面积为4432.69平方公里,比2017年同期增大了7.31平方公里,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97.06平方公里。

从数据显示,青海湖的面积在不断地扩大,那么青海湖会不会有一天会变成海洋呢?

青海湖的形成

想要知道一个湖泊的命运,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

青海湖属于断陷湖,早在20-200万年前,青海湖还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当时的黄河水系链接。

在当时,由于气候温和多雨,再加上板块运动还没有将周围的山脉抬高,所以湖水可以通过东南部流进黄河,由于与外界水源相连,所以当时的青海湖还是一条淡水湖。

后来在13万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周围的地势开始抬高,高大的山脉阻塞了原本注入黄河的支流,迫使周围的河流水源从东向西流向青海湖。

再加上山脉阻碍了气流,使得来自海洋的水汽无法深入到青海湖附近,所以青海湖的水量开始下降,在北魏时青海湖号称周长千里,但在唐代时只有400公里。上个世纪50年代时,青海湖的湖水面积约4568平方公里。由此可见,青海湖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不仅如此,山脉的形成也改变了青海湖的湖水,原本青海湖是淡水,但由于蒸发量达到了39.3亿立方米,而补给水源只有34.93亿立方米,湖水年平均损失4.37亿立方米,造成矿物质累积过多,导致湖水变咸,成为了咸水湖,含盐量为1.25%。

青海湖为什么会变大?

青海湖面积增加的原因,其实和生态环境有关。

在上个世纪时,我国人口不断增多,对自然界的资源需求也开始变大,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人们开始开荒种粮,最著名的莫过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当时的青海湖也遭受了过度开荒,由于人类的开荒行为,导致青海湖周围的环境日益恶劣,土壤沙化严重,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我们知道,当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时,势必会影响到当地的降雨量。由于植被的减少,降雨量也开始变少。青海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是河水,河周围有大大小小70多条河流,当降雨量变少时,河水的水量也开始变少,造成湖水面积下降。’

在2000年一年之内,青海湖水位下降了21厘米,湖水减少了4.36亿立方米。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育种专家们培育了大量高产种子,再加上化肥农药的发明,提高了亩产量,使人们仅需很少的土地,就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

以此为背景下,我们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能力去退耕还林还草,青海湖的生态得到了恢复,湖水面积也得到了增加。

我们知道,海洋的水汽具有调节周围气候的作用,对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青海湖则承担了这一重任,青海湖的水循环可以为当地带来降水,缓解干旱。

同时青海湖的面积足够大,生物多样性足够丰富,所以当地的自然景观也非常漂亮。

青海湖的生物

青海湖的一大特色就是鸟类非常多,这里生活着222种不同的鸟类,总数在16万只以上,是我国著名的鸟类保护区。

之所以有这么多鸟类,是因为国际候鸟在迁徙过程中,需要水源丰富、食物众多的地方作为补给站,而青海湖四周山脉居多,湖泊较少,再加上青海湖的生态环境较好,对鸟类的保护力度也较大,因此有越来越多的鸟类来到这里繁衍后代,形成了结构复杂的鸟类群体。

除此之外,青海湖的鱼类资源也非常丰富,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由于人们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严重下降,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近些年当地对青海湖实行封湖育鱼以及其他的治理措施,使得当地的鱼类资源有所回升,但还未达到巅峰水平。

总结

一般而言,能够形成海的湖泊大多是位于地质运动的相互远离型,但青海湖属于断陷湖,湖泊周围围绕着山脉,并且地势还在不断抬升,由此可见青海湖并不会形成海洋,甚至可能进一步缩小。

但目前,由于我国对青海湖的保护措施加强,对周边环境实行退耕,明显改善了青海湖的湖水状况,也使得青海湖的面积不断加大,吸引了众多的鸟类以及其他珍稀生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lvyouchangshi/959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