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1、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理方式如下:
(1)、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或者知情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向公安机关介绍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
(2)、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确有逃逸行为的,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二、车祸后车主离开就一定是逃逸吗
依规定,车祸后车主离开具体分为以下情况:
1、车祸后车主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离开现场的行为,则属于逃逸。
依据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因此,要判断车主在车祸后离开的行为是否属于逃逸的关键就在于车主在离开时的主观心态,如果只是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离开,则属于逃逸行为。
2、车祸后车主用实际行为表明会承担责任或者为承担责任而离开现场的,依据规定,车主的离开行为可以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有以下情形:
(1)车主已与受害人达成协议后离开的
如果在车祸后,当事人对事故事实都没有争议,双方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车主才离开的,此时即使另一方反悔报案,车主也不构成逃逸。
(2)车主是为抢救受伤者离开的
发生车祸后,如果车主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不算逃逸。
(3)车主是为筹集医药费离开的
车祸后,如果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该离开行为不算逃逸。
(4)车祸时车主不知道或不能发现已经发生了车祸事故,然后驾车驶离现场的,有证据证明则可以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依据规定,行为人需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否则不算逃逸。
(5)车祸后车主自己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不属于逃逸。
(6)车祸时车主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了的,有证据证明则可以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或者知情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介绍逃逸的有关情况;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确有逃逸行为的,应当进行查缉。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处理办法为: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应当根据刑法中交通肇事罪来判处相应的刑罚,具体的刑罚根据肇事者造成的事故严重性及影响程度来判定。
1、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处罚。
2、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他人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逃逸的情形,依法判处肇事逃逸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后逃逸致使他人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致人死亡的情形,依法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当事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销毁证据等,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之二【妨害安全驾驶罪】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jtzz/31764.html
上一篇: 包庇无证驾驶一般会怎么判
下一篇: 醉驾出车祸会坐牢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