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名单公布!恭喜秀屿这两所学校!

大学排名 2023-03-16 11:07:47   点击量 : 13732  

作者 : 秀屿新闻网

获奖名单公布!恭喜秀屿这两所学校!

获奖名单公布恭喜秀屿这两所学校

日前,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的通知》。



经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程序

决定授予350项教学成果

为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奖


其中↓↓

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15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60项;

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15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45项;

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39项、一等奖49项、二等奖72项。


一起来看获奖名单


2022年省级基础教育

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特等奖(15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融合共生、润物无声: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十年实践探索

黄丽萍 周 灵 陈秀鸿
李 茗 李 华 庄学恩

福建教育学院(第1、3、5位)、福州屏东中学、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福州屏东中学屏北分校

2

享受运动·健康成长: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十年实践探索与创新

吴海云 张丽珠 吴艳青
樊丽青 吴 茜 翁仁媚

建瓯市实验幼儿园(第1、2、4-6位)、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

3

“适性·多元·发展”:区域融合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王文龙 詹秀玉 张丽思
苏永远 陈惠玲 朱燕华

厦门市海沧区晨昕学校

4

“高粱+”跨学科实践育人的20年探索

陈四梅 蔡 瑾 王秋芬
李慧真 王四伟 郑玉宝

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5

乡村振兴背景下“五导五阶”乡村幼儿教师研学体系实践探索

颜晓燕 林 娜 郭俊格
王 凤 李嫣红 许以姗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1-4位)、泉州台商投资区湖东实验幼儿园、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

6

制度化 专业化 常态化:古田家校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吴 明 吴 谨 郭晓莹
江承杏 龙 华 陆江建

古田县家庭教育中心(第1、4、5位)、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古田县第一小学

7

小学“语用核心内容”体系构建的18年研究与实践

范国强 欧争青 朱春烟
叶海云 杨柳青 田春峰

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第2、3位)、厦门市湖里区金尚小学(第4、5位)、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山亭中心小学

8

融合科技创新活动的地理实践课程建构与实施

徐晓玲 陈诗吉 林秀莲
林 华 林小红

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9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与探索

陈新华 张贤金 陈文婷
阮丽娟 黄 莉 蓝毅斌

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教育学院、漳州一中(第3、4位)、云霄一中、漳州三中

10

“三融三进三评”闽南非遗校园活态传承模式20年探索

曾凤蓉 吴婷婷 郭岚静
林 茵 陈鹏腾 庄仪娟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11

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协同创新体的建构与实践

欧 捷 陈祥龙 吴红红 邱晨旭 叶素贞 傅晓华

南平市高级中学(第1-3位)、南平市教育局,南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5、6位)

12

以美融通,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体系的创新实践

付晓秋 吕云萍 朱黎兵
伦 涛 姜 源 张 泽

厦门英才学校(第1-3、6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教育集团、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13

百年传承·三维多元:校园足球课程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厦门第二中学

厦门第二中学

14

筑基、明道、领航、成就——数学拔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的福建师大经验

王长平 陈清华 柯跃海
沈建和 肖民卿 柯品惠

福建师范大学

15

影像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融合模式构建的10年探索与实践

魏献策 陈晓婷 林月华
苏玉滨 陈冠蓉 陈益严

泉州实验中学


一等奖(30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问题解决:幼儿数学教育十年探索

周奕苹 林 滢 蔡 萍
甘丽萍 杨丽彬 周 愉

漳州市实验幼儿园(第1-5位)、漳州市实验幼儿园芗城分园

2

跨界学习,奠基未来:小学科学融创教育19年探索与实践

吴永发 易增加 游卓曦
黄梅玲 林梅兰 林宏宇

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第1、2位)、厦门市海沧区天心岛小学、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厦门市松柏小学

3

三定三全·六元一体·一核五要:小学科学教学评系统的20年建构与实践

何美惠 林云娥 许萍萍
陈谢华 卢雪文 李淑淳

泉州市实验小学

4

基于青少年科学院制的课程集群建设和育人方式变革的创新与实践

沈慈勇 陈金明 曾达颖
蔡赐福 苏清水 陈祝富

晋江市养正中学

5

县域普通高中创新人才育人方式30年探索实践

陈平生 缪向光 陈 雄
陈 明 李 铮 郑坛建

福安市第一中学

6

双向•双驱•双效:US协同教研赋能小学“减负增效”的10年探索实践

雷培梁 黄晓冬 苏明强
李尚生 洪丽菊 陈东旭

泉州师范学院(第1、2、3、4位)、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泉州台商投资区民族实验小学

7

幼儿园音乐演奏活动21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林 珍 程 英 孙彩霞
陈 艳 李佩琳 曾慧琴

福建省金山幼儿园(第1、3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实验幼儿园泉州分园、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8

小学英语“LTSAE”阅读教学模式的10年构建与实践

黄瑜香 林平珠 黄方卉
曾苗玲 苏一扬 郑冰冰

泉州台商投资区民族实验小学(第1、3、6位)、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9

“思维英语”减负增效教学建模与实践创新

周大明 蔡银环 林素芬
乐 园 陈美华 陆正琳

福建教育学院(第1、2、3位)、三明一中、石狮永宁中学、福州一中

1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1345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许真真 郑安徽 汪钊锋
黄雪玲 刘瑞红 杨一军

泉州市丰泽区泉秀实验小学

11

五育融合校本评价体系构建的19年研究与实践

蔡晓芹 吕月云 杨 瑾
许温明 傅宝青 张江锋

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12

从脱困生存走向优质发展:长汀新桥中学适才教育育人体系构建实践

严富雄 严立新 严立明
王永炜 许春香 余金玲

长汀县新桥中学(第1、2、4、5、6位)、长汀县馆前中学

13

《自主·体验·创造:幼儿园适宜课程建设与实施》

姚莉娜 陈婷婷 李嫔琦
陈 彦 傅立萍 黄婷婷

厦门市第十幼儿园(第1、2、4、6位)、厦门市华侨幼儿园(第3、5位)

14

融合•创造•活态:幼儿园“闽南童谣游戏”课程建设的18年探索实践

陈白鹭 陈玓瓅 许心心
张珊珊 吴双玲 赖雅玲

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15

融通教学推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戴志龙 占晓芬 杨少惠

漳州市第五中学

16

探索特教幸福教育新课程, 赋能培智发展新样态

甘 霖 池史霞 方婷婷
林楚楚 徐丽琴 柯欣然

福州市仓山区培智学校

17

高中数学“‘生’动教学”样态构建实践

蔡海涛 柯跃海 周玉宝
林 伟 谢新华 林 敏

莆田第二中学(第1、5位)、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市丰泽区教育局、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莆田第一中学

18

情境·情思·情智:高中历史深度学习模式12年实践研究

林建明 龚哲山 卢慧敏
郑桂珊 谭道勇 李章飞

莆田第五中学(第1、2、6位)莆田第二中学、莆田市外国语学校、莆田哲理中学

19

语言学习和思维培育的融合:“学思英语”理念的12年研究与实践

林 艳 邵水平 郭 强
林 燕 贺 娟 曾兰银

福建师大附中(第1、4-6位)、同安一中、福州时代中学

20

跨域趣探:小学科学立体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徐晨来 高 翔 吴秋影
林 祺 林莹莹 黄 威

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厦门市湖滨小学、厦门市梧村小学、厦门市滨东小学、厦门市翔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21

课程视域下,小学数学校本化“1+1”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林 勇 陈雅琼 曾晓宏
杨秀平 王爱萍 张 燕

南平实验小学

22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何丽杰 郭贯群 王 宇 林 洁 幺建鹏 张 衡

厦门第一中学(第1、4、5、6位)、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23

中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三课”联动模式实践研究

林运来 邱 云 姚跃林
曾继成 陈清华 刘暾东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第1-4位)、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24

基于闽都优秀文化传承育人的福州方言入校园10年探索与实践

练暑生 杨彦伟 郑 丽
侯协添 何 伟 唐若石

闽江学院(第1、3、5、6位)、福州市乌山小学、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25

小学数学“思辨课堂”27年探索实践

黄 兴 张延芳 郑圣发

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第1、2位)、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26

任务群建构•项目式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20年实践与探索

许丽美 刘 旭 王静平
郑东炜 洪晶晶 傅奇平

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第1、2、5、6位)、福州市屏西小学、福州市林则徐小学

27

区域推进民乐文化传承的“四融合”模式实践探索

易增加 周如珺 王美勤
陈春滨 李 超 黄燕红

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第1、2、3、5、6位)、厦门市海沧区青少年宫

28

多场景“空中课堂”教育模式的20年实践与研究

郭力丹 叶育新 陈雪玲
金 亮 林主敏 赵一文

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第1、3-6位)、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29

助力乡村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闽师模式”探索与实践

陈荣生 林明华 邹明忠
郭晓莹 陈 玉 黄绍川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1-5位)、永泰县教育局

30

小学数学“文化+”教学20年探索实践

林 青 陈建洪 蔡淑娥
张丽芳 崔玉兰 郑秀忠

莆田市实验小学(第1、2位)、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小学、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二等奖(60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泉州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

俞 芳 陈军宣 蔡冬雅
杨东红 颜晓燕 黄文振

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泉州市教育局(第2、6位)、晋江市东石镇中心幼儿园、泉州市刺桐幼儿园、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根植本土资源 厚养中国儿童:幼儿园文化启蒙教育实践研究

颜毅真 陈淑媚 周维维
蔡晓玉 蔡秀娟 陈 鹭

厦门市同安区实验幼儿园

3

中学语文混合式课外阅读组织与评价10年实践研究

许家豪 宋益慧 林慧贞
黄京琛 林 丹 范秀植

莆田第二中学(第1-3位)、莆田第十七中学、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中学、莆田哲理中学

4

小学名师“临床专家型”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索 磊 暴 侠 郑美玲
赵 璟 郭 群 陈慧蓉

闽南师范大学(第1、2、5位)龙文区教师进修学校、龙溪师范附属小学(第4、6位)

5

构建高效灵动的易趣课堂

郑广成 高友润 钟建林
倪 琛 陈凯平 李文静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第1、2、4位)、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福州市群众路小学

6

小学道德与法治“融情活动化”课堂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黄 柠、邱小鹰、洪滨、林松坡、何远鹏、庄 燕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7

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工具:原理和应用

高本光 郑云清 苏培园
王亚珍 姚金治 林祎晞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第1、2位)、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晋江市灵源街道华林小学、平潭中湖小学

8

以体树人:基于排球文化的小学1+3+X教育模式的百年实践

洪良清 张红绸 黄纯蓉
蔡丽英 林迎迎 蔡燕燕

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

9

中文觉醒:汉字立体传承综合实践活动体系构建与推广

史双田 王志红 黄锦顺
徐洪涛 卓美源 黄燕燕

南安第一中学

10

“3331” 立体三维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张向东 郑 华 陈明祥
洪猛超 洪双白

泉州第一中学、泉州市第六中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11

人工智能多模态悦读育人模型与实践研究

叶青林 孔祥增 唐 孜
胡俊英 蔡银环 吴剑琴

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州第十中学、福州第七中学(第4、6位)、福建教育学院

12

核心素养视域的中学数学“三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王国芳 陈清华 范 伟
余 慧 洪金坚 陈桂芬

浦城三中、福建师范大学、南平教师进修学院、南平剑津中学、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三明九中

13

启蒙滋养:幼儿园传统文化情境教育实践探索

陈建超 吴荔红 吴明洪
吴 敏 黄阿香 翁 敏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第1、3位)、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泉州市刺桐幼儿园、龙岩市实验幼儿园

14

稚真善美 赏读思辨:幼儿故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朱晓梅 林茂华 刘彩霜
王 焰 苏 泳 林雅静

厦门市思明区艺术幼儿园(第1、2、3、5、6位)、厦门市嘉华幼儿园

15

玩·用·创:幼儿园数学教育游戏化的新范式

杨 芬 林华帧 杨玲斌
李 敏 李丽凌 林世艳

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第1、5位)、福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霞浦县实验幼儿园(第3、4位)、屏南县新蕾幼儿园

16

以智能融合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课程创新实践

缪佩君 陈 峰 陈凤玉
程 奇 隋玉玲 刘建榕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1-3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福建师范大学

17

唤醒.架设.养成:指向幼儿思维生长的绘本阅读活动十五年实践探索

池丽英 余 萍 刘菲菲
陈 婕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1、3位)、龙岩市直机关幼儿园(第2、4位)

18

基于养成教育的幼儿园生活课程10年的实践与探索

杨梅芳 黄 瑂 杨丽芳
李松钦 陈丽萍 柯亭亭

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19

基于传统底色指向融合创新的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探索

林云芝 林明燕 张嘉臻
冯 伟 刘伟群 陈炜静

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20

“趣读慧写”:幼儿园前阅读前书写能力培养的20年实践与探索

张 岚 林伟锋 欧美榕
赵 葵 陈增艳 翁增云

福州市儿童学园

21

巧手编织未来:劳动教育视域下幼儿园编织课程十年探索与实践

郑亚男 黄 今 马晓玲
陈莹冰 何慧敏 任晓清

永泰县实验幼儿园

22

语用品质的小学标准与多维培育研究

刘仁增 杨赛芳 林嵘春
邱艳青 刘良英 陈芳浩

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第1、2位)、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福州一中贵安学校、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连江县实验小学

23

思维可视化图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陈智文 吕珈臻 黄文锋
许发金

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厦门市深田小学、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宁德市小学教学研究室

24

思维课堂:12年追踪并创造性推动初中英语课堂转型

童丽华 吴云开 谢 露
林玉琴 陈惠莉 简庆庆

龙岩市第一中学锦山学校(第1、6位)、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学校、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州市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

25

小学“简雅语文”教学主张的建构与实践

林 枫 施 云 刘 榕
郭秀钦 杨迎霞

平潭综合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平潭岚城乡中心小学、平潭实验小学、平潭澳前镇中心小学、平潭龙山小学

26

“以和育人”: 小学语文“至和课堂”10年构建与探索

黄加贤 张祝莲 黄红云
陈丽红 曾惠兰 许庆美

泉州市晋光小学

27

《智慧阅读: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方晓敏 高 玉 郭晓莹
陈永晶 林丽珍 张秀萍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第1、2、4、5、6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8

小学全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余惠斌 朱晓华 李丽冰
江雪玲 周菲儿 李 姿

福鼎市桐南小学

29

小学语文“引子范本教学”探索与实践

游爱金 陶丽春 游清铃
曹游繁 王小丽 刘成敬

柘荣县第三小学、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宁德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

30

“质疑•反思•校正:英语批判性思维课堂教学方法的十五年探索与实践”

廖成銮 林秀华 郑 娜
蔡双萍 朱梅琴 伍国荣

福州高级中学(第1-3位)、莆田第四中学、宁化水茜县中心学校、宁化县第六中学

31

新时代“1+N”家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姜燕琴 王玉霞 罗灵娜
白福宝 张 伟 刘菲菲

龙岩学院(第1-4位)、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5、6位)

32

新课标下“师生共创”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与实践

杨 利 吴鹏飞 陈思鑫

梁良飞 吴宝树 刘伟杰

泉州市第七中学

33

重探究,促思维—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罗 翀 郑昌洋 林 成
江小安 林良辉 徐长兴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第1-3、5、6位)、泰宁县第一中学

34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吴淑红 唐少雄 张丽芳
陈秋蓉 黄美珠 陈玲玲

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莆田市秀屿区教师进修学校、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莆田市城厢区沟头小学、莆田市城厢区太平小学、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

35

小学数学“经历过程↔积累经验”教学 23 年实践与研究

兰赠连 兰荣富 钟 铃

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第1-2位)、武平县实验小学(鼓楼校区)

36

四化三合 融创一体—渗透式培养高中化学学科素养实践探索

沈绍波 严玉华 夏顺生
邹爱文 余文美 罗祠军

浦城第一中学

37

自然•整体•个性:落实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李平香 陈中峰 陈玉生
林晴岚 熊厚坚 孔相庆

三明市第二中学(第1、5、6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省上杭一中、福建省教育学院数学教育研究所

38

概念——物理本源教学的20年实践研究

曹义才 陈大年 李永程
刘 斌 刘永红 杨睦毅

长乐第二中学(第1、5位)、罗源第一中学、连江尚德中学、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福清第一中学

39

“五育融合”视域下通用技术实践教学的15年探索与创新

陈金海 方 萍 蒋雪梅
林海潮 康雪芳

莆田第一中学(第1-3位)、莆田擢英中学、莆田第六中学

40

赋能课后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绿色体艺)课程体系建构的创新实践

杨邦清 高秀月 蔡晓程
廖代森 阮爱慧 黄淑英

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41

基于实践育人的物理学科多元融合教学探索

肖永琴 汤金波 林 游
曾淑煌

福州教育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福州江南水都中学、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42

二十载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与创新的研究与探索

游爱娇 黄春信 邱静芳
游爱萍 蒋漫慧 黄玲妹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武平县实验中学、龙岩一中、永定区城关中学、龙岩莲东小学、连城二中分校

43

基于闽西“采茶灯”本土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

张小红 林珊舸 游丽金
张胜兰 章 莉 陈 璐

龙岩市松涛小学

44

福建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监测与研究

陈海春 黄建顺 黄镇敏
王少兵 党林秀 吴智鹉

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第1、2、4、5位)、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5

“校本课程活动化”模式培养“四有”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探索与实践

杨 娟 巫 山 卢志攀
胡燕萍 卓 霞 张一鸣

漳州第一中学

46

“塑根”课程——提升农村孩子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探索实践

姚秀萍 郭佳冰 赵雪莲
陈秀丽 许雪前 林 琳

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47

海洋基础教育“多元课堂”十四年的开发与实践

卢 灵 杜 鹃 蔡景灿
陈禾谷 李次暖 张美绚

泉州第五中学(第1、4-6位)、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48

大同中华文化课:传统文化校本课程项目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庄 莉 陆佳音 黄靓芳
许建奖 许盈盈 李蔚蔚

厦门市大同小学

49

挖掘建本非遗文化,构建特色校本课程

黄景青 吴 刚 陈 锋
邱泰杰 陈万兴 李学林

建阳第一中学

50

“适切教育”:农村中学多元育人体系建构的十二年实践

林添才 苏茂林 许梅菊
林晓芳 柯永忠 汪彩凤

安溪沼涛中学(第1-3、5、6位)、福州十二中

51

“‘6C’i智慧课堂”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徐 聪 陈 霞 杨 莹
李 怡 林 沁 林裕强

福州格致中学

52

“一核四驱”赋能:以小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十七年探索

叶卉茹 李燕斌 柯巧如
黄息芳 吴榕芳 陈 洁

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第1、2位)、福州市台江区第六中心小学、福州市台江区实验小学、福州市台江区滨江幼儿园、福州第十五中学

53

教研赋能 智慧引领 评价突围——基于大智慧课堂的课堂学习评价探索与实践

郑云清 张 锋 林顺华
黄丽丽 陈赛真 朱乙艺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54

基于PBL 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张群林 魏 琳 余 洁
郑 钊

福州第一中学

55

“U-G-S-F”四位一体推进乡村薄弱校改造提升的“德旺样板”

郑家建 曹德旺 陈祖标
王豪杰 林泳许 林文志

福建师范大学、河仁慈善基金会、福建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 福清市教育局、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第5、6位)

56

基于整校推进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构建山区融合课堂策略实践

彭有姬 江 红 林 俐
陈 琳 郑月彩 周芳英

武夷山市余庆小学

57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问学”课堂实践研究

邓燕萍 欧志伟 魏达宝
苏群妹 郑晓霞 马建农

永安市西门小学

58

以片区共同体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周雪英 林 颖 林 敏
江成强 谢梅莲 张永久

福州格致中学(第1、3、4、6位)、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州第十一中学

59

思政课政治认同培育目标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赖翩京 张彩云 李天荣
谢志逸 吴丽芳 陈丽萍

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莆田华侨中学、莆田第二中学、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60

基于正能教育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蔡 隆 陈 东 吴 彤
袁小平 危茶良 林 倩

福州第十五中学(第1、3、6位)、闽江学院、福州华侨中学、福州第八中学



2022年省级职业教育

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特等奖(15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破“茧”成“蝶”——以“舞台”为中心的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新探索

陈荣生 蔡玉榕 李一盈 徐 青 刘毅云 陈洪翔 林 特 林理杰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密织“4+1”育人体系网,共育“技能+素养”双适任航海人才

李 翼 翁国玲 刘学强 杜志秀 张 明 李道科 黄超夷 李文明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3

“三层叠加、三场联动、三园融合”的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李 英 江吉彬 魏洪茂 王国尊 汤锐华 刘小芳 林清香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青创未来集团有限公司

4

“实体+”建筑示范性职教集团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王金选 余大杭 徐宝升 吕贵林 陈光吉 王广利 李晓耕 施振华

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市建筑职教有限公司、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

5

“本地产、京东行、全球销”——产教全链条融合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康溪顺 林培榕 沈文馥 林文杰 张前程 邱春龙 林以琳 张桂兰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6

“制器”到“育人”:基于核心素养的服装专业群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吕玉玲 陈星毅 吴蕴珊 桑建华 柴婷婷 叶多多 吕 晶 赵 楠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7

党建+师建:高质量教师对伍赋能机制创新实践

陈志雄 彭子建 田先东 程海滨 李桥英 林养秋 刘毅颖 陈亭兰

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8

三融合、三循环、三递进:产教融合培养数媒工匠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廖怀东 陈明雅 庄铭星 刘 斯 黄梅香 郑紫英 苏传义 林晓君

厦门信息学校

9

铸魂促能、强基创优——基层放射医师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曹代荣 陈潭辉 刘 颖 邢 振 吴吟晨 李 坚 陈德华 俞元临

福建医科大学

10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丁长峰 王加昌 薛俊林 陈振口 邱晔明 谢晨芳 吴同炷 杨雪琴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三明梅园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

11

泉州经贸——安踏共构物流专业“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熊 毅 颜传香 王翠娥 吴云旋 王 欣 邹 锋 张 伟 林晶晶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安踏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双主体、四融合、六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施明香 胡玉城 魏日成 江国奋 曾耀华 王 明 姚明奇 伍英贤

福建理工学校

13

职教高考制度背景下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厦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赵丽萍 吴建华 何华国 陈晓君 陈宝华 刘斌茂 陈 群 李 旭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14

“一核引领、四方协同、五融并举”跨境电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卓梅英 邵李津 许迪嫄 陈立金 陈 琳 石少雄 曾婷婷 孔思军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福建优拓贸易有限公司

15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思政熔炉”探索和实践

王兴中 黄冬福 杨 惠 郭文芬 韩 娟 陈碧钦 吴震宇 李 玮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奖(25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三双两段六共四链:基于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

蔡世水 陈军向 宋丽丽 荣 波 赖晓榕 郭帮忠 陈雪松 黄献荣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2

多元支持·融合发展: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立体式支持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陈莎茵 张碧燕 林 敏 周曰华 沈 倩 施 静 林妍莉 简宏生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3

助双遗产业振兴,为民生支柱添彩——县域中职提升服务发展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林曲尧 许志勇 苏世海 林云川 张伟杰 易子明 李文天 温文溪

福建省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4

“五融合一”现代学徒制医疗装备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唐忠辉 蔡韶滨 许淑茹 黄仲庆 杨东海 姜 颖 严 潭 赵松元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柯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福建联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择新处立 求难处破 向高处行——中职智造双师型高水平教师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林晓丹 侯江淮 李桂阳 许明聪 郑凤玲 王文朴 刘友嘉 冯燕珍

福建省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6

精准培养,靶向教学,打造“产学研用”复合型师资团队

柯海鹏 王铭城 曹 永 郭福鑫 王长福 曾淑玲

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7

“三维度三平台三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胡锦丽 程智宾 詹可强 谢石城 何用辉 范丽华 刘素芳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8

“政校行企协同、岗课赛证融通”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王水发 杨开怀 童晓薇 廖应生 解婧陶 高 华 沈晨虹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9

“以岗为基、资源融通、课赛融合、研创并举” ——智能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姚 俊 黄加福 沈碧桦 陈 旸 林森泉 魏清兰 胡志超 周君珲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嫁接式“1+N三共”乡旅乡创人才培育模式创新与实践

吴礼光 郑宗沧 陈文胜 黄 靖 林静芬 蔡思雄 黄俊波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1

学会制作:现代“机工小匠”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詹林伟 陈建灿 林新池 王友华 张 宇 陈政伟 傅一帆 陈玉彪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12

“一体四翼”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游崇进 赖明霞 钟志晖 谢丽霞 吴 晶 廖丽平 陈玉蓓 郑新国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三明市第一医院、国德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13

“行业标准引领、学岗进阶轮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李瑞兴 叶 宁 陈继欣 冯 光 范玉婷 王凤姣 周 原 尹小俊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4

数字化转型引领人工智能专业群人才供给链改革创新与实践

郑子伟 陈嵚崟 邓汉勇 刘圣君 郑建秋 蔡江云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中国电科南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神州信创(北京)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5

聚焦四维、科技赋能的河长培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陈秋燕 张荣辉 许 嘉 吴世军 陈伊琦

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16

融美于教、融美于学、融美于技——高职院校课程美育新探索

葛思华 林 旻 谢淑珍 朱发财 陈 强 王 葳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7

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四步走”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刘梅姜 张 敏 李 萍 余煦明 陈济爱 郭烽仁 严 岩 林君强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金创利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8

“4235”卫生职业教育“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曾武祈 朱扶蓉 杨 盈 宋 维 林善元 闫仕政 姜华萍 匡德花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瑞来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瑞泉护理服务有限公司

19

基于“兵带兵”模式的“2137”德育工作体系构建

林 志 陈文坤 梁 月 李志军 俞丽芳 李 金 严群花 赖传阳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

20

扎根·怡老·赋能:创新乐龄学堂教学实践,打造乡村老年教育范式

陈志勇 陈宜安 蔡正华 齐 斌 林良章 赵少卡 肖 曦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

21

基于四位一体、多元耦合的渔业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与创新

蔡真珍 赵胜东 郭团玉 赖蔚英 林祥日 林金华 林雅芳 黄宝玉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22

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双向融通+八维聚力”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余佩芳 陈蜜李 陈永珠 沈湖拱 邱梦林 张喆俊 张舒院 连小铃

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

23

厝读课堂:新建筑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林启豫 林玉章 黄训贤 杨慧婷 陈旭锋 谢 晖 许育龙 周泉钦

福建建筑学校、锦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4

基于“群教育”理念的“三元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道路建设与综合改革

喻 亮 李艳珍 杨承杰 何振鹏 何世伟 王小莎 洪一明 林文丹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25

行走的思政课:基于“5E教学法”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黄 奕 马锦辉 林 品 林佳梅 林文昌 李春香 张玉祥 洪凌艳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二等奖(45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新时代师范院校“两代师表一起抓”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苏白茹 朱加元 张碧媛 赵秋爽 陈春梅 王华宝 苏庆谋 吴颖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乡土文化视域下茉莉花茶窨制工艺非遗课程建设与实践

何宏宇 郭淑敏 郑元芳 许友忠 陈 慧 方张龙 蔡洪亮 饶耿慧

福州商贸职业中专学校、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

3

艺术设计类专业“以展验学、以赛促学、德艺并举、三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王志固 戴瑾瑜 倪 萍 陈少伟 赵益君 陈晓菲 林艺君 郑泳华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4

基于“12345”模式的福商HR职场化专业人才协同培育探索与实践

陈柏良 邓 云 吴贵明 康文杰 黄 明 蔡桂英 程 磊 郝加祥

福建商学院

5

智慧财经数字商贸专业群1+X证书制度与“三教”改革衔接融合的创新与实践

高 蓉 林文胜 姚 祎 宋李玉 陈元镇 张秀媚 周 璇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6

“重构空间激活课堂”开放大学远程教学新生态构建探索与实践

詹立彩 阳亚平 徐 鹤 黄林昊 江克英 张宏标 旷玲丽 陈 漪

福建开放大学(福建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7

“晋江经验”引领下,“四位一体”技能竞赛机制助推专业发展

陈惠群 郭成根 吴德胜 庄耀明 裘名根 李燕平 刘海明 沈东润

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8

基于胜任力的小学教师分层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张美兰 黄秀绢 洪荣桦 刘金山 曾凤蓉 许贻亮 陈智文 陈 璐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9

文明树人:现代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德育创新实践

戴健斌 郑长青 黄 鑫 傅肖梅 林 榕 陈玉清 叶 晋 林文清

福建经济学校

10

基于建筑业人才需求导向的“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黄晓丽 邓于莘 李志文 罗有才 林茂才 邓元德 苏振渊 李 垚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成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1

科技赋能,平台支撑,联盟聚力“1313”金融专业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张庆武 陈茹云 王丽芳 黄鹏程 衷凤英 陈 晶 吴秋红 林志达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营业部

12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蜜宫 吴红英 邹木英 莫 荥 骆韵婷 韩毅红 王月珠 胡 敏

厦门信息学校

13

“一认证双主体三层次四体系”汽车专业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何小海 杨坤全 蔡伟明 林海涨 黄艳艺 雷 滨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14

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冯 力 苏 嵘 陈 蔚 张海丰 林晓益 高 扬 郑彬彬 陈 铭

福建省邮电学校

15

服务“一带一路”,侨企校合作培养“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留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李冬梅 柯爱茹 郑志明 蔡昌杰 苏国辉 柯天送 林 洋 曾佳榕

黎明职业大学、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惠安县双喜制衣有限公司

16

“一体、两翼、三空间”的教师成长导航模式构建与实施

谢怡潆 庄敏琦 郑 波 张文胜 苏碧玲 程尧凡 祝传合 陈剑鸿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福建叁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超星职业教育研究院

17

“聚焦三维•重构体系”高中音乐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与创新

吴金华 吴 蔚 刘凤琴 肖艳华 林晓萍

福建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研修部(学前教育部)

18

跨专业融合理念下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曾秀芬 杨 莉 丰 海 蔡文智 吴作新 余君平 张宏勋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龙山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

19

“四创四融”构建高职院校“乡村振兴服务反哺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苏 锋 高卫斌 卢梦思 刘顺春 林美珍 曾森灵 马丽婷 罗朋朝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20

县域集成改革背景下“五融五助”高质量服务台企模式探索与实践

孟 伸 战 瑛 戴金腾 林竸兢 郑文凯 谢丽芬 陈 健 陈政兴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21

产教融合•三段育人——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海云 辛婉熙 王秀婧 黄铮莹 陈晨茵 林 青 温荔红 郑争春

福建省莆田职业技术学校

22

“四能并举、五化一体”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的创新实践

林 红 林华经 郑东舟 王 淮 蔡冠蓉 刘永萍 林秀萍 陈 怡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23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四适配双交替”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余茂生 林振昺 童忠跃 张江涛 林 杰 黄孟魁

福建工业学校

24

传承非遗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助推畲乡振兴

曾柳娟 赵 斌 华 琳 郭炜洁 赵婧靓 钟 声 林伟赠 谢石生

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宁德市艺术馆

25

“亲产业·融职业·重应用”的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洪开河 朱文章 李泽彧 周水庭 陈奕容 王 昊 于凌云

厦门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6

强基础、重融合、多方向——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创新

陆宇立 林志荣 陈建武 翁 歆 林黄耀 陈 威 陈菡菡 赵庆新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27

扁担学堂:现代农村商贸人才育训模式创新实践

陈秀美 高宝荣 邓 嘉 李栋梁 陈清珠 林 燕 薛 颖 王慧明

福建商贸学校、福建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28

普职融通 协同治理 开放开环:“五育并举”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杨 松 江丽容 林 帆 吴睆捷 邹 鹏 林晓东 黄灵亮 林燕群

福建省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29

电商物流专业群“岗课赛证训”融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夏东风 谢文辉 蓝晓芳 陈淑芳 叶斌斌 林来金 连爱明

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

30

产教科教双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林 娟 蔡春娥 林述琦 陈姗姗 王淑华 陈俊瑜 钟长林 林 建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31

五共融合、六业同频、全面协同——软件产业学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谢金达 杨海贤 陈黎黎 吴慧敏 刘碧云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州安博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2

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双元育人的创新实践——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10年探索

吴丽芳 陈 峰 肖英娥 陈 莹 管 琳 陈孟增 王先达 林宁宁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市旗汛口幼儿教育集团

33

“绿眼睛·蓝心灵”感恩育人模式创新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实践研究

陈爱清 蔡茂雄 叶进教 林永坚 朱昌藏 董留基 钟丽斌 赖起旭

福建省福鼎职业中专学校

34

合作·服务·提质:中德(福建)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林 东 郭惠惠 范贵生 高 馨 张文彬 Karl Heinz Hopfensperger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中德(福建)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心

35

土木建筑类专业“三通一平、三位一体”培养红色鲁班工匠的创新与实践

林张纪 祝 磊 詹述琦 颜志敏 陈燕晖 包晓晖 林耀华 林梅芬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36

需求导向下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五层次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黄重成 王艳君 赖晓毅 蔡荣盛 赖德川 陈 超 吴联春 王亚洲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37

三方协同、三维融通、三环强化——卓越乡医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付达华 王政矜 陈瑄瑄 戴云翔 游必凯 韩聪祥 杨坤军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漳州市第三医院、漳浦县医院、漳州市第二医院

38

产教科融合培养纺织鞋服“新材料+”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李云龙 林昭永 吕明旭 曾安然 吴永春 谢香香 陈崇城 原竞杰

黎明职业大学

39

“校企双元、安全融入、五维互通”食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范 民 鞠璐宁 魏常锦 谢善慈 张金良 陈雪珍 黄 妍 叶彩珠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40

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

华建祥 陈庆红 官 飞 谢洁杰 李家丁 曾明海 林德颖 傅祖发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41

水电类专业“多元融合、矩阵合力、8字螺旋”水文化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刘华斌 庄伟廉 刘玉萍 孙晓波 林 杰 游镇法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42

新文科背景下融媒体技术专业群数字化改造与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王俊忠 杨远志 蔡靖芳 储 鹏 黄艳红 谢丰田 陈李鹏 余安然

黎明职业大学、凤凰数媒(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43

基于“产教研创”四维融通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徐 静 毛忠瑞 施清梅 柯晓昱 吴梨梨 郑宇星 宋桥白 陈 玲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厦门中软卓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

44

基于城市文脉打造大中小学思政“金课”一体化创新实践——以嘉庚文脉为例

何金龙 胡啸尘 林杰钦 李圣德 刘欣怡 黄 黇 周问奇 李 东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翔安区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

45

“励园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三元共构、四链相扣”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林岩清 舒良荣 吴晓芳 张少鹏 许艺妍 姚 依 林丽榕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省级高等教育

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特等奖(39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海洋思政:学思行的统一

蔡明刚 陈 敏 蔡笑霜 蔡毅华 柯宏伟 刘丽华 曾隆隆 王春卉

厦门大学

2

“三融合”理念下的高校理科专业思政教育创新与实践—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

陈松林 彭俊芳 钟全林 韦素琼 廖善刚 陈 莹 苏 明 袁书琪

福建师范大学

3

培德育才、柱石东南——地方医学院校“三面五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陈晓春 王世鄂 张丽芳 薛昭曦 黄爱民 杨新勇 魏 玲 张敏坚

福建医科大学

4

本-研衔接的公共政策课程的系统设计与实践

陈振明 陈 芳 魏丽艳 李德国 周 茜 林 艾

厦门大学

5

新时代海洋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探索与新实践

戴民汉 陈明茹 罗亚威 王克坚 王海黎 Emily King Yeap Swee Keong 史大林

厦门大学

6

新文科背景下“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傅慧芳 李 颖 朱新屋 缪 姝 鄢 奋 汪炜伟 李雪梅

福建师范大学

7

面向“数字福建”战略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郭文忠 张 栋 于元隆 傅茂松 邬群勇 陈 星 张 浩 陈国龙

福州大学

8

传承·传播·重塑:华文教育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胡培安 袁 媛 潘夏星 胡建刚 沈 玲 李晓洁 陈旋波 张 娜

华侨大学

9

赓续·创新·发展--我国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黄汉升 方千华 王家宏 季 浏 许文鑫 张加林 范 峰 陈作松

福建师范大学

10

“全程融入·精准转化·互利共赢”的资源环境类专业生态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黄炎和 蒋芳市 周顺桂 张黎明 林金石 张 越 陈炎辉 修新田

福建农林大学

11

“深耕细作-双轨融进-薪火相传”-卓越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黄志高 郑卫峰 黄树清 冯卓宏 林 钦 林应斌 郑勇平 林秀敏

福建师范大学

12

“构筑数字资源、重塑实验体系”的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

黄志坚 殷光文 王 磊 王登峰 曾显成 马燕梅 祁保民 江和基

福建农林大学

13

土木类“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赖志超 黄冀卓 余 鑫 钟玉才 黄 明 BrunoBriseghella 陈宝春 杨艳

福州大学

14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数字赋能新农科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兰思仁 吴祖建 陈吉龙 陈清西 吴仁烨

福建农林大学

15

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与中文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李小荣 颜桂堤 涂秀虹 冯直康 蔡彦峰 林 强 黄 涛 黄 晚

福建师范大学

16

高校大数据系列课程与资源建设

林子雨 舒继武 王 程 夏小云 温程璐 俞容山 谢 怡

厦门大学

17

“四共・四全・四位”南音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陈恩慧 林立策 王丹丹 陈强岑 王 青 郑惠懋

泉州师范学院

18

遵循“但求最优 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20年探索与实践

刘运娟 陈兴明 张 静 林文忠 刘建萍 林 棋 穆景利 陈宏炜

闽江学院

19

“德育为先、科教协同、理工相融”的化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吕 鑫 朱亚先 黎 朝 任艳平 曹晓宇 邓顺柳 黄加乐 郑兰荪

厦门大学

20

新时代复合型立法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宋方青 廖益新 徐崇利 郭春镇 施余兵 姜孝贤 程庆栋 王 翔

厦门大学

21

“C3H3”嘉锡教育理念下新时代化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成效

王心晨 袁耀锋 王文峰 汤 儆 林彩霞 孙燕琼 吴再生 付贤智

福州大学

22

引领•保障•服务: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的十年实践

邬大光 计国君 薛成龙 朱水涌 谢作栩 郑 宏 吴 凡 郭建鹏

厦门大学

23

面向新工科的“一根本・两空间・三思维・四课堂”抗震课程模式创新与实践

吴 琛 韦建刚 麻胜兰 王黎怡 郑居焕 乔 虹 潘钦锋 王 强

福建工程学院

24

问题导向、多维协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徐进功 原宗丽 石红梅 庄三红 叶兴建 董兴艳

厦门大学

25

会通中外、并育德才:“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徐西鹏 黄国钦 黄 辉 刘 斌 王 晶 苑宝玲 缑 锦 艾小群

华侨大学

26

“多维度、立体化”高质量航海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杨神化 郑尚龙 曹宝根 张 锋 邵哲平 黄 志 潘家财 郑敏杰

集美大学

27

面向国家公共卫生战略,构建以传染病防控为特色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张 军 赵 苒 雷 照 林忠宁 李红卫 方 亚 陈田木 陈静威

厦门大学

28

“校园就是运动场”—“五全”新环境支持下高校运动健康资源建设与共享实践

赵振祥 黄彩华 于凌云 郭肖华 谢忠萍 魏 武 李 啸 叶艳青

厦门理工学院

29

全员卓越机械工程人才的“预研发”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钟舜聪 任志英 陈剑雄 钟剑锋 梁 伟 陈 晖 林成金 郭金泉

福州大学

30

深耕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三融合三链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朱朝枝 林占熺 曾芳芳 江汉森 肖 顺 吴良泉 潘鹤立

福建农林大学

31

统计学与数据科学学科交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方 颖 林 明 钟 威 李木易 刘婧媛 李迎星 冯峥晖 许杏柏

厦门大学

32

“服务需求 追求卓越”理念引领下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

黄剑东 杨黄浩 林述温 周训胜 魏金明 常凯 秦 伟 黄文峰

福州大学

33

碳中和愿景下“科产教”融合的化工类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江莉龙 侯琳熙 袁 珮 梁诗景 鲍晓军 施卫华 詹瑛瑛 孙志新

福州大学

34

理论与实际融合的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20年实践

潘懋元 别敦荣 覃红霞 刘振天 王洪才 徐 岚 洪志忠 蔡秀英

厦门大学

35

四真引领·四环相扣·四维融合:培养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实践探索

潘玉腾 李建平 李瑞德 杨林香 陈一收 蔡华杰 苏 剑

福建师范大学

36

思政引领、科研育人、产教融合“三维耦合”的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庞 杰 郑宝东 张宁宁 曾绍校 吴春华 彭丽娟 梁 鹏 张 怡

福建农林大学

37

跨边界、全生态:华侨大学MBA培养模式创新、协同与效果涌现

衣长军 孙 锐 万文海 裴学亮 杨洪涛 刘闲月 李义斌 谢 剑

华侨大学

38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交叉-融合-创新型航空航天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

尤延铖 尹泽勇 董一巍 朱呈祥 李卫彬 殷春平 许伟伟 王晓光

厦门大学

39

产教、科教、学科交叉融合协同育人的电子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张 荣 陈 忠 沈桂平 李晓潮 吕毅军 屈小波 朱锦锋 陈华宾

厦门大学


一等奖(49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三创”融合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常跃中 杨 颖 邹 喆 汪晓东 陈其端 龙子慧 张朝阳

集美大学

2

基于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的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工程人才核心力提升的实践

陈必链 王明兹 章文贤 江贤章 杨欣伟 李 力 陈晓峰

福建师范大学

3

文工融合背景下经管“T3”人才培养生态的创新与实践

陈可嘉 吴海东 骈文景 王海燕 杨立熙 蔡乌赶 成 全 田丽君

福州大学

4

农林工科类应用型专业示范群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陈学永 叶大鹏 郑书河 唐翠勇 罗志聪 徐建全 何金成 应 龙

福建农林大学

5

基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建筑类复合型人才跨境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陈志宏 薛佳薇 刘 塨 杨思声 林 翔 费迎庆 刘仁芳 张家浩

华侨大学

6

引企入教、产教融合、科教结合,创建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新范式

范 俐 周 红 洪永聪 吴玉琼 徐晓斌 许祯毅 雷卫星 王东方

武夷学院

7

面向新医药产业多维融合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黄剑东 唐凤翔 邵敬伟 陈 宪 许小平 刘 旺 陈海军 郑允权

福州大学

8

产业为要 区域共生 持续优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探索与实践

黄卫东 刘国买 曾寿金 李丽娜 陈丙三 彭晋民 詹友基 叶建华

福建工程学院

9

“活力课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维创优教学改革实践

赖海榕 鄢 奋 陈 志 杨小霞 李 颖 李逢铃 吴长锦 涂慕喆

福建师范大学

10

以项目驱动创新班为引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兰明尚 张君诚 许明春 赖祥亮 龚兵丽 蔡萍萍 肖爱清 何宁

三明学院

11

三阶递进 三轮并驱 三维同育:化工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十年探索与实践

李奇勇 林明穗 肖旺钏 董国文 苏志忠 赖文忠 邱冬梅 张丽华

三明学院

12

地方高校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1346模式”迭代发展的创新实践

李文芳 林建胡 陈学军 林振衡 林金忠 车 艳 杨 武 吴章勇

莆田学院

13

来华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要素、过程、评价

李勇泉 陈 勇 陈海蛟 侯志阳 王桂亭 张 慧 金程斌 苏梽芳

华侨大学

14

境外生经济数学“四维立体式”教学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梁建莉 陈 斌 田朝薇 汤龙坤 许国安 梁小花 蔡耀雄

华侨大学

15

道法两相济,“三重”提“三力”——《临床医学概要》课程建设与创新实践

林 虹 姚跃英 游志远 魏淑丽 刁桂杰 汪珊珊 蒋鹭婷 李秋香

厦门医学院

16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林 立 徐瑞芳 雷 雯 林长青 朱 敏 陈 晴 薛 琳 陈剑萍

闽江学院

17

以“四联动、四交融”保障“一式两制三化”的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林 旭 陈婉南 佘菲菲 郑 敏 罗道枢 王明权 林 艺 温彦丞

福建医科大学

18

“数字导向、四赋并举”新财经人才培养体系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刘慧宇 陈美荣 何敦春 孙柏璋 王 荧 施海柳 罗锋华 陈国平

福建江夏学院

19

少数民族学生“三引三交三平台”教育模式九年创新与实践

刘敏榕 陈永正 李连富 洪少春 周 勇 苏万钧 吴佳丽 林新辉

福州大学、泉州师范学院

20

服务国家数学强基战略的人才培养塔式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刘勇进 范更华 吕书龙 程 航 常 安 王美清 刘文丽 薛美玉

福州大学

21

区域性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邱仁辉 林文雄 胡新 郭 伟 林志敏 张国防 陈清西 郑小青

福建农林大学

22

“晋江经验”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体系20年探索与实践

屈广清 林文凤 陈火全 彭振龙 颜水发 黄晓宁 黄哲日 徐炜炜

泉州师范学院

23

旅游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使命导向、范式转换与业态嵌入

石 玉 龚 琳 孔 泽 罗金华 李 想 官长春 陈爱兰 杨萍芳

三明学院

24

“立足侨校、多元融合、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一流课程群构建与实践

苏慰凰 郭 琦 曾阳萍 王延娥 林婷婷 石宝鹏 刘碧秋 周静敏

华侨大学

25

高校红色文化“点线面体”育人模式综合改革与实践创新

王建南 刘新玲 李宝艳 陈 潜 李 芊 陈 文

福建农林大学

26

“双万计划”视域下中药学专业“四梁八柱”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王英豪 林 雅 王晓颖 胡 筱 徐 伟 贺龙刚 毕建敏 黄美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7

广泛到精专、体验到创造——新时代四圈层高校美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吴慧娟 赵伶俐 陈丽君 汪 宏 王昕野 林志森 黄阿火 吴绍兰

福州大学、西南大学

28

港澳台侨学生“分类培养、同向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吴 荣 吴季怀 陈海蛟 方旭红 林宏宇 李金杰 魏丽娜

华侨大学

29

“三导二合一互动”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项生昌 张章静 郑柳萍 姚梓竹 王丽华 郑瑜辉

福建师范大学

30

造就“准工程师”——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肖美添 刘斌 陈雪琴 陈爱政 张 娜 杨 欣 甘林火 李宝霞

华侨大学

31

“体医融合”视域下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鄢行辉 林 辉 李 楠 陈金辉 李加鹏 林 秋 洪振强 翁文泰

福建中医药大学

32

跨学科交叉融合: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杨垠红 施志源 董学智 林旭霞 张 莉 林少东 周延锋

福建师范大学

33

商学院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于李胜 李 成 林 澜 缪朝炜 伍晓奕 沈 哲 李冰州 王艳艳

厦门大学

34

守正创新、交叉融通,高分子材料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袁丛辉 戴李宗 白 华 许一婷 张桥保 熊晓鹏 曾碧榕 吴妍艳

厦门大学

35

思政引领、实创交融、多元协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臧万军 王启云 颜桂云 张丙强 陈国周 欧阳恒 林华婷

福建工程学院

36

构建新时代“一主多辅全维”大思政课格局的创新与实践

詹志华 谢 菲 张 彧 朱广琴 蔡晓良 舒 展 侯辰龙 张沁兰

福州大学

37

“强基为本,多维融入,全程育人”的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张 侃 李 莉 张闻捷 林 枫 水海刚 靳小龙 郑振满 王日根

厦门大学

38

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下闽南文化与教师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

张龙海 翁 文 李 常 杨娟娟 单联娟 吴海云 陈丽丽 李庆瑶

闽南师范大学

39

面向新工科的车辆工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 勇 林继铭 李 远 尤芳怡 张 锋 路 平 言 兰 黄身桂

华侨大学

40

“4+4+2”公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朱彬玲 林艳平 孟 梁 陈淑珍 欧丽云 陈仁辉 谢华为

福建警察学院

41

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卓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朱世泽 王锋 陈全宝 雷培梁 余燕忠 张惠典 戴聪杰 常飞云

泉州师范学院

42

地方性高校“适度严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朱文章 周水庭 于凌云 江裕显 姚金泱 林建国 何赛枫 刘晓慧

厦门理工学院

43

基于命运共同体的“三融三提升”土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陈军浩 张 铮 姚志雄 郑永乾 林国良 张筱逸

福建工程学院

44

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十年实践

葛晓宏 吴克寿 韩 勇 赵 晶 柴 天 崔建峰 张 静

厦门理工学院

45

农林高校金融专硕“品知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林丽琼 唐振鹏 李坤明 郑海荣 游碧蓉 刘 杰 何均琳 庄佩芬

福建农林大学

46

以育人为核心的“一体两翼”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丽霞 李璐岚 杜吉祥 黄富贵 孙小语 李明海 刘光耀 吴晗冰

华侨大学

47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物流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吴 鹏 黄锥良 阳成虎 李艺全 刘耿耿

福州大学

48

“行业引领,需求导向”创新涉海类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于洪亮 戴乐阳 陈 宁 吴德烽 王荣杰 尹自斌 刘晓佳 扈 喆

集美大学

49

融聚思政元素的《红色翻译史》课程育人实践与体系构建

岳 峰 葛桂录 章 琳 林佩璇 王绍祥 刘 茵 李启辉 郑丽琦

福建师范大学


二等奖(72项)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1

“一中心、二依托、三驱动”电子电气类专业群建设和发展模式改革与实践

蔡志明 李建兴 陈 健 李天建 邹复民 黄 靖 林金阳 陈佳新

福建工程学院

2

指向深度学习的农学类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

曾任森 陈冬梅 王松良 季彪俊 江 敏 黄碧光 张立武 兰 涛

福建农林大学

3

基于国一流专业建设的“学风传承·一体两翼”车辆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创新

查云飞 张庆永 花海燕 洪 亮 黄鼎键 刘 霞 闫晓磊 钟 勇

福建工程学院

4

“创新-培育-融合”促进临床医学院“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陈建洪 肖绍坚 蔡 晶 占 璐 俞 允 尹鹭峰 林家秋 黄碧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

5

面向新工科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4个三”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陈 彭 郑佳春 陈妤姗 陈尔康 马中华 丁同禹 吴一亮 刘 璟

集美大学

6

“海丝”战略下商务口译3P智慧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

陈巧玲 张海燕 刘立香 黄 丹 王玮韦 陈晓春 程 敏

集美大学、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7

以侨搭桥 一体四驱:地方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

陈晓风 郑长青 陈 欣 刘玉生 黄丹琳 赖萱萱 林伟荦 许琦红

泉州师范学院

8

红色引航、校际联动、四堂融合:同城高校思政课共同体的建构与实践

陈再生 覃轶珊 张锐鸿 黄跃文 徐旭珊 汤云珠 林海燕 陈佳薇

闽南师范大学

9

新文科视域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三融驱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初良勇 康文庆 邢大宁 胡美丽 李滢棠 兰培真 王鸿鹏 黄鹏飞

集美大学

10

“三链三化四平台”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与实施

戴 程 何 敏 甄伟锋 陈思达 李 馨 何 白 蔡耿新 丁艳丹

闽江学院

11

农林院校设计艺术类人才“三双三融”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丁 铮 林皎皎 沈伟棠 陈祖建 施并塑 高 博 卓 婧 吴文娟

福建农林大学

12

新时代地方高校环保人才“三类四举”精准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傅海燕 阳艾利 刘 征 吴义诚 高攀峰 龙绛雪 代智能 郭惠斌

厦门理工学院

13

法学教育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与实践研究

何东平 赵 凌 方 劲 江 莉 蔡丽羡 郭细卿 李亮国 李成福

闽南师范大学

14

地方普通高校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严家显生物学创新班为例

何华勤 谢小芳 秦 源 刘 伟 连玲丽 魏道智 郑益凤

福建农林大学

15

面向地方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链的“产学研技创”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洪 璇 张亚楠 王 英 叶子坚 黄秀梅 罗浩虹 李鹤宾 李 莹

厦门医学院

16

构建“四有”师生教学共同体探索广告人才培养新模式

胡鸿影 罗志超 方 静 曾绚琦 简雪娟 侯凡跃 魏丽珍 孙 婷

闽南师范大学

17

素养导向、交叉融合的创业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胡慧芳 李 玲 李广培 林文生 王志玮 陈茂金 苏世彬 谢雅萍

福州大学、福建江夏学院

18

强化应急能力培养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胡志坚 叶为民 何保昌 刘凤琼 陈 法 付 蓉 任彩霞

福建医科大学

19

多维驱动、三环反馈——地方高校构筑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实践

黄彬彬 谭庆伟 潘晓鸿 林 然 廖金英 关 雄 王宗文 杨玮娟

福建农林大学

20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工程训练“四层双核一中心”多维融合的创新与实践

黄 捷 魏晋欣 陈为平 张丽娇 蔡建国 禹 杰 郑爱珠

福州大学

21

依托校园自然资源创新生态环境教育的厦大实践

黄凌风 芦 敏 闫俊美 陈 倩 刘 珺

厦门大学

22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赋能财经类专业转型的综合改革和实践

黄阳平 陈 蕾 庄 赟 朱爱萍 周闽军 苏建平 曾卫锋 马明申

集美大学、厦门市建潘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国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3

以专业化、层次化、协同化为导向的公共数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金贤安 杜 妮 刘轼波 宋 翀 张 文 李 安 吴聪敏 余铌娜

厦门大学

24

深度融合工匠精神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景 林 王榕国 黄文秀 高 微 陈娥祥 梁 娟 林 菡 施达雅

福州工商学院

25

“红·土”融合:基于闽西特色文化资源的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建设与育人实践

兰寿春 黄 俊 陈弦章 吴善和 邱立汉 张雪英 郭济汀 巫洪亮

龙岩学院

26

数智化金融应用型人才“三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李碧珍 卢 宇 李杰锋 徐慧华 宋 芳 陈贵珍 陈 娜 张珊珊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27

面向产业 深化内涵 服务学习——物业管理专业321式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李 冰 章月萍 刘庆华 刘洁洁 苏小凤 杨 迪 陈 颖 吴海燕

福建商学院、

福建省物业管理协会、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28

“闽台合作、双向融合”海洋类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李 明 向红亮 李海榕 曹仁秋 张 挺 张 勤 王 旻

福州大学

29

锻造四基融合,提升综合素养,助力高质量基础医学阶段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李西海 江 澍 林 凡 陈 羡 林 凌 何婷婷 许 茜 李长征

福建中医药大学

30

基于“一核四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廖 斌 谢建娘 魏 维 张品端 赵鹏升 陈 平 宋大伟

武夷学院

31

“三阶梯六层次三导向”双创实践教育模式探索与构建

廖景榕 叶志鹏 杨红梅 游耿林 龚兵丽 黄 鹏 许勋恩 任 雯

三明学院

32

思政融合、创新驱动、卓越建设:环境学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廖颖敏 孙鲁闽 张 静 刘兴强 张 勇 查晓松 黄 强 卢昌义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33

“本土情怀、国际视野”地方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十年探索与实践

林 萍 耿庆峰 钱晓岚 陈修齐 郭念枝 杨小山 邱寿丰

闽江学院

34

一本多元,学做融创--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与培养体系创新

林 崧 陈黎飞 俞建群 郭躬德 严宣辉 时 鹏 张美平

福建师范大学

35

新时代卓越教师“一元三维四强五度”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林伟川 吴文哲 郑家建 吴明洪 周 杰 殷世东 王洪元 陈 列

福建师范大学

36

基于医学岗位胜任力的“二分四化”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林章雅 林 桦 陈 瑶 庄则豪 王承党 林元相 陈丽红 黄红华

福建医科大学

37

美育引领、思政耦合,探究多维协同、产教融合的时尚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刘冠彬 郑 晶 林大梓 陈 宇 孟卫东 蒋红英 翁丽芬 王士林

厦门理工学院

38

打造“河洛品牌”,构建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美育教育模式

刘少渝 丁闽江 狄英杰 方 楠 林 舒 王凯旋 王志良 杨锦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39

职前职后一体、校内校外协同、研学训教融创:卓越教师计划一流建设的厦门经验

刘小辉 谢加良 宾红华 晏卫根 覃红霞 苏明强 张瑞炳 王淼生

集美大学

40

闽台高等教育融合下的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缪 远 杨培峰 陈 旭 林从华 吴 征 杜 峰 余志红 许秋园

福建工程学院

41

德才兼备,通专融合:地方高校信息类一流“数字服务工匠”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宁正元 叶福兰 姚 洁 曾姣艳 谢亚君 李秋缘 吴文兵 于万波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42

基于骨伤临床思辨能力培养的“双平台”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牛素生 张 燕 刘俊宁 修忠标 李昌宁 谢丽华 吴天林

福建中医药大学

43

众创空间十年建设:双创教育赋能设计类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邱国鹏 张君诚 杨晓燕 闻 霞 原佳丽 许明春 余水妹 周学划

三明学院

44

多维协同视域下“一轴双向四翼”的“三农”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邱容机 周 喆 刘少枫 曾芳芳 宁 芊 陈志元 马改艳 侯玲玲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45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与创新

邱永渠 曹养元 王咏今 黄国盛 陈雅谦 戴宽南 王安群 余海涛

闽南科技学院

46

通识教育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做传”一体的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苏康敏 蔡金佩 林 剑 刘宁博 卢惠娟 罗永珍 蓝如中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47

“平台赋能、项目驱动、赛教融合”三位一体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王朝晖 余 军 张金生 王育烽 何雅媚 陈海明 邱益鸿 黄利民

厦门理工学院

48

高等师范本科院校“美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

魏远竹 蔡波尔 赖建强 邓惠明 王育红 阮宪镇

宁德师范学院

49

“一体两翼、情怀点睛”—《儿科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

吴 斌 陈素清 吴沛霖 林碧云 刘 健 邵巧燕 张晓燕 刘俊红

福建医科大学

50

基于“三维核心”的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陈 麓 林 深 曾坚毅 王龙村 周 强 朱文娟 杨美霞

福州理工学院

51

“项目驱动式”信息类人才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

吴景岚 罗海波 林 文 陈新伟 洪晓林 韩晓东 张晓青 徐 戈

闽江学院

52

“产教融合、四轮驱动”文旅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伍世代 林明水 刘 畅 储德平 骆培聪 宋立中 甘萌雨 姜 倩

福建师范大学

53

“精准、精品、精益”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肖惠敏 姜小鹰 胡 荣 张 旋 庄嘉元 林 婷 宋继红 黄菲菲

福建医科大学

54

面向机械类专业“一核双驱四融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肖顺根 赖联锋 宋萌萌 唐耀红 章立亮 缪海滔 袁秋凤 余亚飞

宁德师范学院

55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双体多元”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许书烟 王淑坤 卓为玲 郑高杰 王 伟 连和谬 陈寿坤 孙立权

闽南理工学院

56

“四位一体”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艳春 黄丽惠 张庆守 陈 东 郑崇玲 张赛玉 李丽娟

闽江学院

57

民办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多场域+情景化”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创新

余少谦 辛 林 洪启颖 邵 敏 陈 颖 王 婧 朱 虹 兰仙平

福州工商学院

58

面向应用型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构建”

张舜德 高善平 林 东 夏巨明 张光旭 陈宗旭 陈思思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59

三育融合、四阶链式、多元协同的光电信息类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张先增 李 晖 谭小地 王 敏 朱小钦 徐哲鑫 王廷银 陈怡萍

福建师范大学

60

“专业链+产业链+联盟链”三链融合下财富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郑开焰 邱格磊 李杰辉 穆红梅 李玉水 林兴 曹 彦 陈宏文

福建江夏学院

61

“三观贯通、四元耦合”:地方高校电气类专业群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郑雪钦 孔祥松 付 荣 林智勇 曾建斌 孙 园 周燕茹 郑运鸿

厦门理工学院

62

新时代高校“三阶五维四协同”沁心心理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钟发亮 陈 虹 王品卿 康其丰 陈慧燕 陈 明 余成武 谢 康

闽南师范大学

63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夯‘实’工程”的十五年探索与实践

周水庭 朱文章 苏凯新 谢雯瑜 肖 旻 王峥灿 姚金泱 林建国

厦门理工学院

64

政治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朱仁显 李艳霞 夏 路 林雪霏 刘嘉炜 蔡妮妮

厦门大学

65

“一体两翼三融合”整合式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蔡剑辉 陈 菡 叶丰滢 王智烜 杨 熠 陈爱华 陈朝琳 刘用铨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66

冷门的突破——研究生“汉字学”系列课程教改新探索

林志强 陈 鸿 李春晓 田 伟 庞壮城 周 祥 刘伟浠 屈 彤

福建师范大学

67

五育并举、双融双导、成果导向: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阮晓菁 施生旭 杨国永 侯安然 黄森慰 苏时鹏 陈智军 郑永平

福建农林大学

68

基于成果导向的计算机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 靖 杜吉祥 田 晖 王 成 张洪博 陈叶旺 潘玉彪 张絮晖

华侨大学

69

逻辑生成 体系高效 模式创新:“结合式”舞蹈领域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翁世晖 叶晓丽 金 浩 杨丽芳 丁聪辉 黄金锡

泉州师范学院

70

研究式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研究

张艳涛 张有奎 徐雅芬 冯 霞 朱冬亮 苗瑞丹 林 密

厦门大学

71

思政视域下创新型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郑艳洁 陈 伟 章世辉 刘爱林 许 盈 陈 宏 严文锦

福建医科大学

72

“六位一体”产教深度融合MBA案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郑云坚 林晓丹 郑秋锦 黄 蕾 郑小雪 潘长风

闽江学院



恭喜以上获奖单位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新闻中心、福建教育微言、海西晨报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获奖名单公布!恭喜秀屿这两所学校!”,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高校资讯信息。

201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湖南获奖名单

一等奖(47名)
姓名

学校

指导教师
冯敏立

南平剑津中学

鄢尧发
翁寅熙

南平剑津中学

陈溪
杨一钒

泉州实验中学

潘自强
林挺

福鼎一中

蔡佳作
张钧

泉州实验中学

康培坚
陈君林

泉州实验中学

王金兰
顾炜东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吴剑沛
吴旭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曾立萱
郑俊伟

泉州实验中学

杨峰
姚志君

永春华侨中学

黄建国
朱天梁

漳州立人学校

韩建山
郑晨阳

漳州立人学校

韩建山
陈凡非

泉州实验中学

林鹏明
林子涵

泉州实验中学

潘自强
赖昕铭

泉州实验中学

王金兰
国豪

南平剑津中学

伍清海
杜钰欣

泉州现代中学

吴培生
王雨晨

泉州实验中学

林鹏明
黄泽霖

漳州实验中学

刘盛
颜泽龙

永春华侨中学

谢雅礼
李荣强

仙游私立一中

林元炳
黄懿

泉州实验中学

黄自强
林炜楠

漳州立人学校

陈林鸿
张严钊

惠安广海中学

吴荣磊
廖永亮

泉州外国语中学

黄全伟
陈嘉昊

莆田擢英中学

吴亦霞
陈维陈

云霄将军山学校

汤锦生
洪婧亚

南平剑津中学

余慧
黄旭

泉州实验中学

王金兰
刘琦斌

永春华侨中学

刘丽珍
林浩然

福州三牧中学

黄发声
饶昊宸

泉州实验中学

杨峰
郑瑞凡

永春华侨中学

黄建国
庄泽鑫

惠安广海中学

吴荣磊
李永波

泉州实验中学

赵要艺
邓谦一

福州三牧中学

张海炎
李婧滢

泉州实验中学

杨峰
汪扬

永春华侨中学

黄建国
吴一帆

仙游金石中学

陈玉飞
颜松昆

永春崇贤中学

曾江河
杨晨阳

福鼎六中

林小玲
陈楚霖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吴剑沛
林晓恩

厦门双十中学

唐传琛
李梓焓

漳平三中

郑少卿
朱开拓

大田三中

朱成灯
卢意

永定二中

卢银英
杨铮

三明八中

张凤华
二等奖(57名)
姓名

学校

指导教师
王新弈

泉州实验中学

王金兰
吴凯

仙游金石中学

陈玉飞
陈沁宇

泉州实验中学

周岳峰
方晗韬

云霄将军山学校

汤锦生
方鸿浩

云霄将军山学校

汤锦生
赖圳鹏

漳州实验中学

刘晨曲
张诚毅

晋江季延初级中学

蔡长冰
张文艺

云霄将军山学校

汤锦生
郑书恒

漳州实验中学

邓丽
庄恒锋

泉州实验中学

薛伟雄
杜茗煜

泉州实验中学

杨峰
韩佳吟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曾立萱
游威

莆田擢英中学

林淑贞
张昭庭

惠安广海中学

曾永河
洪辰

厦门双十中学

陈媚娜
胡领南

莆田擢英中学

邹宇进
林雅妮

永春蓬壶中学

潘贤约
吴怡靖

泉州实验中学

林鹏明
杨浩

泉州实验中学

吴剑滨
伊三莹

莆田擢英中学

林淑贞
尤耀峰

永春汤城中学

吕春芳
许锐

莆田擢英中学

王冬冬
黄世泽

莆田石庭华侨学校

吴文兴
郑恩泽

永春华侨中学

黄建国
陈至安

漳州立人学校

章清海
林绿澜

厦门双十中学

陈媚娜
徐嘉

厦门双十中学

陈媚娜
游语桐

福鼎六中

林小玲
刘少健

莆田北高中学

李志芳
苏昊宇

福州三牧中学

黄发声
王程钥

厦门双十中学

陈媚娜
王旭琥

漳州立人学校

陈东宝
肖炎辉

漳州立人学校

韩建山
周晓伟

莆田南门学校

郑赞英
王匡云

武夷山一中

黄水英
严格

福州三牧中学

肖学慧
卢健

永定高陂二中

阙福铭
陈乐平

三明三中

刘明赋
白铭阳

泉州现代中学

吴培生
干双全

泉州实验中学

周岳峰
黄佳钧

泉州现代中学

吴培生
连夏娴

泉州实验中学

林鹏明
林歆玥

泉州实验中学

杨伟纯
王小莉

泉州现代中学

吴培生
杨睿

泉州实验中学

林鹏明
郑哲明

泉州实验中学

周岳峰
陈乐乐

莆田砺成中学

朱白梅
许淳

漳州立人学校

陈东宝
俞宸

莆田擢英中学

林淑贞
蔡汝君

南平剑津中学

伍清海
张阳

松溪二中

饶燕玲
张明升

松溪二中

饶燕玲
王凯琳

福州三牧中学

张海炎
江南

永定二中

卢银英
江家梁

沙县高砂中学

王贤木
李国钦

漳平三中

朱兰英
魏昌旭

永安三中

陈贤平
三等奖(127名)
姓名

学校

指导教师
庄鹏杰

惠安广海中学

吴荣磊
吴伟杰

晋江子江中学

陈小妹
王哲轶

泉州实验中学

王冠
苏晨光

安溪慈山学校

李并举
林毓哲

泉州实验中学

潘自强
林文洁

泉州实验中学

赵要艺
林慧璇

泉州实验中学

赵要艺
李志超

晋江子江中学

黄中华
李震文

晋江季延初级中学

陈美卿
李泓

泉州实验中学

康培坚
傅晨蕾

永春华侨中学

刘丽珍
陈书扬

泉州实验中学

王冠
陈谋祥

泉州第三中学

黄晓林
邱树昕

晋江季延初级中学

郑良宝
庄毓蓉

惠安广海中学

吴荣磊
刘植鸿

泉州现代中学

吴培生
林远钊

泉州实验中学

薛伟雄
黎善达

泉州实验中学

李瑞平
陈祖煜

永春华侨中学

张丽娜
陈燕晖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骆伟峰
周婉榕

惠安广海中学

曾永河
刘星炜

泉州实验中学

黄自强
程书君

泉州实验中学

周岳峰
陈墨涵

泉州现代中学

吴培生
苏雨蓝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刘思纯
汪佳祥

泉州现代中学

吴培生
潘宇翔

厦门双十中学

陈媚娜
林丽阳

莆田砺成中学

朱白梅
黄鑫炫

仙游私立一中

林元炳
黄巧雯

泉州实验中学

黄自强
陈睿恒

泉州实验中学

杨伟纯
蔡先明

莆田擢英中学

黄伟平
朱世鹏

泉州实验中学

石浩冰
杨伟锋

泉州实验中学

林鹏明
朱琳

漳州立人学校

章清海
郑志豪

仙游私立一中

林元炳
张苏琰

南靖县实验中学

邢仲武
游慧熠

漳州立人学校

陈东宝
吴淑颖

漳州立人学校

韩建山
王锐喆

福鼎一中

林德金
林兴

仙游金石中学

陈玉飞
连琦

厦门双十中学

唐传琛
李佳智

莆田文献中学

王桂荣
胡洧

漳州立人学校

章清海
江竹石

南平剑津中学

伍清海
邓楚嫣

光泽二中

高长香
李永进

松溪二中

饶燕玲
王添民

福州三牧中学

张海炎
李煜新

长汀三中

范春梅
李舒薇

漳平三中

吴贞旺
竭陈怡

漳平二中

付荣辉
黄晨航

漳平二中

易振鸿
朱乾

福州三牧中学

胡少瑞
林涛

尤溪一中

陈凌云
谢宇涛

三明三中

王锡铭
朱洛楷

泉州实验中学

周岳峰
曾劲

泉州实验中学

王金兰
康锦杰

永春玉斗中学

吴秀珍
黄宁歌

永春华侨中学

黄建国
陈希钒

泉州实验中学

王金兰
王治平

泉州实验中学

杨峰
王力涵

云霄将军山学校

汤锦生
林彦达

永春蓬壶中学

潘贤约
郑志源

漳州立人学校

韩建山
肖豪耿

莆田南门学校

陈秀娟
卢镜仙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许青山
林泽斐

惠安广海中学

庄丽娥
李耀隆

安溪崇文中学

李活源
郭浩

莆田擢英中学

方山青
郭丹琪

泉州实验中学

石浩冰
蔡以周

晋江季延初级中学

郑良宝
朱广耀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许青山
洪子琪

福鼎市金桥学校

赖百奇
陈燕玲

漳州立人学校

章清海
陈晓翔

漳州立人学校

陈东宝
张炜铭

南靖县实验中学

胡伟
杨谦

莆田南门学校

林劲松
吴亦萌

厦门双十中学

林锦莺
蔡晓晴

莆田擢英中学

王萍萍
庄逸燕

南靖县实验中学

邢仲武
尤昊

漳州立人学校

陈林鸿
吴志远

莆田哲理中学

连颖颖
王柏寒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许青山
林芝欣

莆田南门学校

陈秀娟
陈官正

仙游私立一中

林元炳
朱晓迎

莆田砺成中学

朱白梅
郑君申

南平剑津中学

鄢尧发
吴林桐

厦门双十中学

唐传琛
林腾辉

莆田砺成中学

朱白梅
林帅

仙游私立一中

林元炳
林清平

莆田擢英中学

林淑贞
陈俊鹏

莆田中山中学

魏碧容
郑木平

漳州立人学校

韩建山
张子霖

漳州立人学校

陈林鸿
曾德华

莆田土头中学

曾建森
游奕琪

南靖县实验中学

胡伟
许伟健

莆田南门学校

杨志杰
吴子成

南平剑津中学

余慧
汪嘉明

莆田中山中学

胡青山
刘莹

仙游湖宅中学

郑素烟
林雨露

莆田中山中学

陈荔清
李智雄

漳州立人学校

陈东宝
陈心炜

武夷山一中

黄水英
林紫妍

南平剑津中学

伍清海
林心玉

厦门双十中学

唐传琛
林烨

福州一中

马俊祥
张靖瑶

邵武六中

张绍勇
唐泽田

南平四中

卢剑霞
罗昶恺

建瓯四中

黄家亮
李帆

漳平三中

郑少卿
赖艺

永定三中

张志强
麻云铭

漳平二中菁城教学点

曹菊芳
董焌锴

福州一中

陈婷
兰晨菲

武平县实验中学

兰彬福
余嘉豪

龙岩初级中学

石艳
邱奕铭

龙岩高级中学

林雪丰
冯开能

武平县实验中学

王占康
邓博鑫

龙岩高级中学

张秀梅
吴晓萍

永安六中

涂恒昌
苏弘锦

永安六中

廖明飞
杨岩松

福州一中

范思乡
陆任学

三明列东中学

钟育皇
池如渊

明溪城关中学

林清荷
陈智斌

永安六中

廖明飞
林鹏宇

列东中学

曹春莲
余志辉

三明八中

陆小红
陈加旻

三明八中

罗晓芳

第38届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第38届数学竞赛决赛的最终获奖名单公布,本届CMO共591名学生获奖,其中金牌201人(金牌前6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银牌258人,铜牌132人。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12月29-30日开赛,采用分省设置考场的形式进行。经统计中国数学会及各省数学会公示名单,30个省份现共606名省队成员,相比去年增加52人。其中有127人在2021年CMO中获奖,25人在去年进入国家集训队。

CMO各省省队人数:

在省份层面,上海人数最多,有45人;北京次之,有40人;浙江第三,有39人。今年省队成员低年级人数占比约49.5%,高一年级90人,高二年级210人,高三年级306人。低年级人数达20人以上的有5个省份:上海、广东各27人,湖北、江苏各22人,北京21人。

CMO各中学省队人数:

在学校层面,共有177所中学。省队人数达到10人以上的学校有13所,分别是:

上海市上海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天津市第一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郑州外国语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和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中学生数学竞赛: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是初中生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竞赛之一,方式较为规范,也是许多高中入学考察的对象之一,因此,许多初中生为此而加紧培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为大众认可的竞赛提升了中国初中生的整体数学成绩。在北京,全国数学联赛的获奖成绩常常被作为人大附、四中等重点高中提前录取的一个重要参考。

数学竞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获奖名单公布!恭喜秀屿这两所学校!”,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高校资讯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daxue/8695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