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宋朝史上并不出名的男人,却被朱熹辛弃疾视为传奇
这个宋朝史上并不出名的男人,却被朱熹辛弃疾视为传奇
“这不是一首给伤心人的歌,没有为失去信仰者的默祷,我不希望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之一,你将会听到我的声音,当我大声呐喊出来。”
—Bon Jovi乐队
淳熙十一年春天,陈亮被抓进了监狱。
第一条罪名,谋逆。他和几个狐朋狗友带着妓女喝酒。有个家伙喝得太高了,竟然搂着女人叫“爱妃呀”,其他的人就起哄,说妃子有了,那也要封宰相喽。醉鬼就指陈亮:他,是左相,转头又指:你,右相。大家哄堂大笑,乱叫乱唱一气后作鸟兽散。没想到此事被人告发。
第二条罪名,投毒杀人。说他在赴宴时,把跟自家有宿怨的邻居给毒杀了。
第三条罪名,索贿受贿。陈亮刚盖了几间房子,一家人够住而已,但他之前太穷了,穷得伤心,又没正经营生,大家就怀疑,这钱,说不定是借他那当官的朋友朱熹名头到处要来的。
这些罪名都落实下来,一代狂生陈亮就性命难保了。因为有谋逆的事在里面,加上陈亮乃知名人士,案子被郑重其事地送到了孝宗皇帝面前。宋孝宗一看,勃然大怒,把案卷扔了一地,说道:“秀才醉了,胡说乱道,何罪之有?”一介书生,无职无权,在家发发酒疯,怎么也蹦跶不到天上去,头脑清醒点的主子,谁和他计较?两宋又还不时兴文字狱。
陈亮很好运,皇帝发了话,他的好友、学生,以及朝野相信他人品的人,奔走营救,把他从大牢里给捞了出来。罪名虽然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到底沾染了一身晦气。
一个在家秀才,会轰轰烈烈倒这么一个大霉,明眼人都知道,是被罗织陷害了。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六达帝廷,上恢复中原之册;两讥宰相,无辅佐上圣之能。”一介平民,口气之大,怪不得人人皆目为“狂怪”。
淳熙五年,布衣陈亮伏阙上书,连上三封,宋孝宗很受震动,想要破格起用。苦于此事影响较大,臣子们可能会有意见,正暗暗计较之际,有一个叫曾觌的人,窥到了皇帝的心意。这位是宋史上有名的见风使舵之人,他跑去找住在旅馆里的陈亮,想要拉拢拉拢。不料陈亮一听说来的是此人,竟然翻墙跑了。把曾觌气个倒仰,到皇帝面前好一通添油加醋。而派来考核陈亮的官员,也被他的狂言无忌吓到目瞪口呆,回过神来,组团到皇帝面前痛心疾首地反对,誓不能跟这种人同朝为官。
宋孝宗权衡之后,决定先授陈亮一个官职,至于其政治主张,则不置可否。陈亮大为失望,说我这么辛苦,想的是大宋这数百年之基业,可不是为了换一个小官来做!挥挥袖子,回老家去了。
曾有朝廷大员对陈亮的评价是:“秀才狂言,没什么值得听的。”那么,他在策论里,写的到底是些什么呢?大致有以下这几点。
一,援引东晋的悲惨结局,说苟且偏安,必定亡国。统治者不思进取可不行啊,天意人心都会背离你的。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如撕毁和约,跟金国开战!在战斗中激起民心士气,让真正的人才涌现。
三,中央过度集权,削弱了地方上的活力,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影响国家的财政与民生,要厉行改革。
四,钱塘做首都,不足以立足,应移都建业,依靠荆襄之地发展实力,进而北图中原。
五,皇上乃有为的明君,可惜群臣都不中用。要么忘了君父大仇,只知道谈空说有,要么就没实干能力,总之不论主和派、主战派都不堪重用。
于南宋的现实弊病,看得确实清楚。战略大方向上的规划,也还颇有道理。只可惜,每一条都没有现实推行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陈亮把所有朝臣,和、战两派全盘否定,他以为国事只要有皇上支持就可以……想得太天真了。
陈亮没有亲身政治实践,所有主张来自天资、博学与敏思,到底还是书斋里的一厢情愿,说是“狂言”并不为过。宋孝宗呢,继位之始,曾替岳飞恢复名誉,起用主战派挥师北伐,大败而归,不得已订下屈辱的“隆兴和议”,靠割地送钱换来暂时和平,只好转而专心内政,居然百姓富足,景象升平,也算是南宋有作为的皇帝了。
只是,南渡之恨,纳贡之耻,总归是心头一根尖刺,于也曾志向远大的孝宗,这根刺就扎得更深。此时出现了陈亮,尖锐昂扬,远非庸碌的朝臣们可比。只是,国力衰微,非一日之寒。变革之难,牵一发而动全身。仅对付宫内那位不在其位仍谋其政的太上皇,和各怀鬼胎的文武大臣,就已心力交瘁。重用了他,就能回天?孝宗像每个被现实狠狠扇过耳光的人那样,变成了实用主义和保守主义者,只能对着陈亮的一篇雄文,深叹一口气。可他也记住了陈亮,那就像昏昏欲睡时闪现的一道电光,一撮火苗,把梦想重新照亮,所以,直到六年后,陈亮的名字以谋逆之罪再度出现在他眼前,他终于忍不住大发脾气。不仅因为罪名的牵强,还在于,他不想看到陈亮这个狂秀才悲惨的结局—那好像在讽刺他自己作为君主的这一生,这些未遂之志,这些愧对先祖的丧权辱国。
淳熙十一年,是陈亮的第一次入狱。三个月后,他从狱中回来。休整一段时间,赶上太上皇赵构驾崩,主和派的最大靠山倒下,他又看到了机会,决定再次伏阙上书。这一次,他长了经验,出发之前,先跑到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略要地京口、建康一带考察地形,得出的结论是,此地龙盘虎踞,地形开阔,且有水师之利,移都城于此,励精图治,足可以与北地争雄。
他在这里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据说毛泽东晚年病中也读此而失声大哭的词作。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简直可以看成一篇短小的策论,气势雄浑,又自有一番壮丽的诗情。他先描绘了京口在战略上的地形优势,足可以拥此而进军中原。指责把长江看作南北疆界只适合偏安的观点,嘲笑历史上在江南苟且偏安的王朝们。然后又运用了东晋的典故。西晋灭亡,皇室与群臣仓皇南渡。大家心里还是很悲伤的。一到春秋佳日,就成群地跑到江边上,喝着酒,隔水遥望故国。有一次,有个人就在那里叹息,风景还是一样的,山河却已经变色了呀!众人都落下泪来。只有丞相王导,勃然作色,斥道:“我们应当共同效力朝廷,收复神州,怎能像亡国奴一样相对哭泣呢!”
这就是“新亭对泣”的故事。新亭在今天南京市,也就是陈亮考察过的建康。陈亮借古讽今指斥以王、谢家族为代表的东晋高层,说他们枉称英雄空垂泣,白白守着个长江,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收复中原,一洗胡人腥膻。只要形势有利,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在此挥师北上,长驱直入,像祖逖与谢安那样,打败北方强敌嘛!
关于词中所说的“有利形势”,他曾在首次上宋孝宗书中明确解释过:“常以江淮之师为虏人侵轶之备,而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荆襄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这一次,他再次上书孝宗,便根据实地考察,补充完善了意见。
多景楼,是京口也就是今日镇江的名楼,在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辛弃疾也曾来此,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写下此词时,已经六十四岁,被起用为镇江知府,担负着抗金卫国的重任。然而,在词中,他的情绪是郁结的,充满了对时局的迷惘、时不我待的焦虑,以及英雄老去的悲怆。整首词读下来,是一种把栏杆拍遍后,怆然长叹的低徊感。完全不似陈亮北固楼怀古的那种昂扬乐观心态—稼轩写此词时,陈亮已经去世多年了。
陈亮的再次上书,还是无功而返,宋孝宗也老了,有心无力,没办法再陪他兴奋了。回老家两年后,陈亮再次因谋杀罪入狱。当年陈亮的父亲也是因此被指控而身陷囹圄。现在又轮到陈亮了。原因是陈家的家僮,把当年侮辱过陈亮父亲的人给打死了,死者临终前说:“是陈亮派人杀我的。”
陈亮被关了一年,两个家僮被打得死去活来,却并没有供述陈亮主谋。最后,因无确切人证物证,加上辛弃疾等人奔走救助,还是把陈亮给无罪释放了。本来菲薄的家底,就此弄得个一干二净。
这件事很是蹊跷。陈亮一家,在当地与亲族乡里关系一直处得不太好。陈亮自己总结是“与世多忤”,但说到纵家仆杀人,乃至于亲自投毒,也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有必要介绍一下永嘉,在南宋时,这是个很穷的小地方,既无现在的商业发达,又未像江浙其他地区那样占到鱼米之盛。“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贫瘠,在农业社会就意味着贫困与艰辛。民风善嫉好争,多有无赖以打官司而谋生博利。陈亮一家,在当地是异数。陈亮祖父是个不第秀才,前半生文不成武不遂,后半生泡在酒杯里,醉酒狂歌,备受乡人侧目。陈亮更把这狂放发扬光大,穷的时候也不过被指点嘲笑,一朝突然发家了,难免要遭受嫉恨。
陈亮一介布衣,但名声太大,作为最坚定最鼓噪的主战派,政敌也不少,历年来不知得罪过多少各路大小官员……凡此种种,似可解释他为何一再陷入无头官司。然而真相如何,也无从确知了。好在,陈亮相交的友人:朱熹、辛弃疾、吕祖谦……当世的学者豪杰们,都坚决地表示相信他的人品。
他的老家,还谣传着陈亮当强盗的说法,说他白天读书,晚上蒙着脸去拦路抢劫,理由是他以前穷得老爸死了都没钱下葬,老婆都跑回娘家了,现在咋就突然致富了呢?其实,在家国宏大叙事的背面,在个体的私生活中,陈亮也曾经做过生意,办过学堂。他所倡导的学术也是实用为体,讲究功利,并非一味宣讲道德文章的迂夫子。再说,又有辛弃疾这等富裕友人的资助,钱的来路,今天看来,并不算多么可疑。
可疑的是他这个人本身,在那样保守中庸,人们循规蹈矩的社会里,他明明具备一定的生活与处世常识,偏要独出心裁地过日子,飞扬跋扈,顾盼自雄。如此狂徒,惹世人憎恶。死后都不得盖棺论定,被后世毁誉参半,就连命运之神,也会在冥冥中对着他冷笑呢!
陈亮的一生,还有另外一件纠结的大事,就是科举。从青年时代开始,连考三次都未中进士,直考得灰头土脸。他平日里,一再声称不为做官,为什么又要如此执着于科举?
他的友人叶适一语中的:“使同甫晚不登进士第,则世终以为狼疾人矣。”在世人眼里,唯有科举才是正经出身,表示你有真本事。如果陈亮不能考上,他的所有张扬,都只会被看成书生的夸夸其谈,酒鬼的胡言乱语。
五十五岁,陈亮终于高中状元。连新皇上宋宁宗都为他高兴,长松了一口气。他自己也激动得哭了,拉着弟弟说:“等我富贵了,一定提拔你,死后,我们也能穿着官服去见地下的先人了。”
他一生说了很多话,唯这一句让我心生寒意。这还是他吗?还是要“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那个陈亮?简直就是范进中举。毁灭一个人很容易,但打败一个硬汉如陈亮,让他在自己曾深为不屑的事物前弯下腰来,这才是命运最恶毒的惩罚。
功名到后,一切都好,朝廷也准备将其大用,不料,陈亮在赴任途中暴卒。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又是桩无头案,不知道是病死,还是被人暗害。甚至有传说是因强霸民女而被人杀掉的。
陈亮一生,围绕着他的蜚短流长太多了,多得像乌云一样,慢慢遮住了那个昂首呼喊的身影。终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个风流人物,大江东去,中国历史上能淘剩下来的风流,其实并不多。
陈亮最卓越的成就不是救国方针,更不在词藻,而是学术,是他创立了永康学派。活着时,他的家乡容不下他,死后,他被他们当文化名人炫耀。
他的一生,过得像他写的词一样,议论风生,狂放不羁,随时随地都大声唱着。你要是喜欢他呢,就当是志士的呐喊。不喜欢呢,就当是一个秀才喝醉了在胡说八道吧!
王这么,原名王芳芳,七十年代人。考据癖,对宋朝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有独特深入的见解与认识。行文辛辣而幽默,文采斐然,尤其对细节的精准分析颇为难得,获得大量读者喜爱。
曾出版文化随笔《大好河山可骑驴》、《簪花的少年郎》、《万物皆有伤心处》等。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这个宋朝史上并不出名的男人,却被朱熹辛弃疾视为传奇”,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高校资讯信息。
宋朝的名人
(1)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补授承事郎 、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
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 ,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 ,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 ,退守余杭。
(2)欧阳修——宋朝文坛领袖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3)包拯——人称包青天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
(4)王安石——变法革新派领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
(5)苏东坡——宋朝文艺全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扩展资料:
宋朝的相关学术:
完成了儒学复兴,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促进了儒、道、佛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完成了古文运动。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词达到全盛,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史学体裁多样,兴起了方志学、金石学;著作丰富,达到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顶峰。
宋朝的相关文学:
宋朝文学十足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修。欧阳修的散文主旨明确、内容充实、平易自然,为宋朝散文的风格奠定基调。三苏之中,苏洵的文章以议论见长,文风雄奇劲简。
历史上,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为什么那么不受统治者的待见呢?
辛弃疾在史书上一出场就不同凡响。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侵,想要一举消灭南宋。海陵王为了伐宋,准备了两年多,期间对老百姓可谓是极尽盘剥之能事,百姓纷纷反抗。当时金朝境内爆发了多处农民起义,如大名府的王友直起义、金蒙边界的契丹人起义、还有济南府的耿京起义等。
当时,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在金军伐宋时,耿京他们这支起义队伍就活跃在今天鲁南苏北地带。
很快,金军发生兵变,完颜亮被杀,金军撤退。耿京派辛弃疾去南宋联络归正的事情。辛弃疾面见宋高宗完成使命回去后,却听闻耿京却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愤怒的辛弃疾于是聚集了几十人,趁金军不备,冲入敌营活捉了叛徒,并将其一路带回南宋,交给朝廷处置。
这么亮眼的登场,当然引起了宋高宗的注意,勇敢果决、有文采、有谋略的辛弃疾从此登上了南宋政治舞台。
按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武全才的辛弃疾今后的仕途应该一帆风顺才对。可是,辛弃疾在南宋待了45年,最大官阶只是从四品,还没干几天,其他时间都是在各地当个地方官;他北伐恢复故土的愿望,始终也没机会施展。南宋朝廷为什么一直不重用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呢?
说辛弃疾文武双全,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的。文能写词、写政论,武能平盗贼、建强军。
文的方面:不但文彩飞扬,而且政论也具体深刻。
要说辛弃疾的文彩,不但在宋代,就是在整个中国古代都算名列前茅。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不但气势豪迈,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再如《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更是脍炙人口、名句迭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还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慷慨激昂,雄浑悲壮。
除了抒情寄怀的词之外,辛弃疾的政论文章,一样是千古名篇。
一篇《美芹十论》,把发展生产、治国、理政、整兵、用人等方方面面论述的透彻入微,条理清晰,所提措施建议也都切实可行。
比如关于归正人这个事,辛弃疾就很有见解和主张。
在隆兴北伐失败后,金宋双方和议就归正人的遣返与否发生过激烈的争议。宋孝宗坚决拒绝遣返北方来投的军民,最终金方无奈,只得达成叛逃到对方的人不再遣返的决定。
当时的南宋对于归正人还有诸多限制,如果有一群人一起从北方来投南宋,那么这群人还要被分开安置在南方人之间,基层还有小吏盯着,监视、不信任的意味很浓,南宋担心归正人叛逃。
辛弃疾因此在《美芹十论·屯田》和《美芹十论·防微》中指出,归正人来南投,“或激于忠义,或迫于虐政,故相扳来归,其心诚有所慕也”。辛弃疾建议,可以安排归正人屯田,每户给田百亩,之后则“人有常产而上无重敛,彼何苦叛去以甘虏人横暴之诛求哉!”辛弃疾请求宋孝宗严明法度,不让基层归正人的管理官员贪墨,不要让心诚而归的北人,因为朝廷措施不当而绝望;还要特别注意识别其中的人才,以利于社稷。
又比如在《美芹十论·久任》篇,辛弃疾论述了用人要持久、专一的道理,例举丰富,说理深刻。
武的方面:扑灭茶商军、创建飞虎军
从本文开头的描述看,辛弃疾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后来朝廷派他去剿灭盗贼。
扑灭茶商军
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他能够迅速扑灭为患江西的茶商军。
淳熙二年(1175年),茶商赖文政在湖北起事,后来茶商军转入湖南、江西,官军屡次剿灭都被茶商军击败。当年六月,辛弃疾被任命为江西提点刑狱,负责节制各路兵马,以督捕茶商军。
辛弃疾到任后,先挑选精兵把守要冲,之后指挥官军步步为营,对茶商军进行围追堵截。他还用了剿抚兼用的策略,对叛军展开招降,有效地瓦解了茶商军的实力。
很快,茶商军首领赖文政无路可走,向辛弃疾投降;辛弃疾立即将其处斩,茶商军全军覆灭。辛弃疾让叛军选择:不愿当兵的人则遣散回家,愿意当兵的则编入官兵部队。朝廷耗时半年、用兵万人都没剿灭茶商军,辛弃疾则很快便将其剿灭,足见他的军事才能。
创建飞虎军
辛弃疾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岳飞曾任知潭州兼荆湖东路安抚使)时,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取名“飞虎军”。
飞虎军的建立,对维护地方安定起到了很大作用,朱熹后来曾称赞说:“选募既精,器械亦备,经营缉理,用力至多。数年以来,盗贼不起,蛮徭帖息,一路赖之以安。”由此可见,辛弃疾办事用心,计划周详,的确是一名干练的治军之将。
当然,辛弃疾创办飞虎军的主要目的是防备溪峒蛮獠和剿灭盗贼,规模不过二、三千人,这与当年中兴大将的五路护军各有数万人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为什么一直不受南宋重用呢?
辛弃疾崭露头角不久,宋高宗就退居二线,把皇位让给宋孝宗了。宋孝宗一开始很想有所作为,于继位的第二年(1163年)就任用老将张浚开始北伐,史称隆兴北伐。
此时的辛弃疾年仅24岁,任职江阴签判(从八品),这次北伐没有他什么事。北伐初期进展顺利,然而很快宋军将帅不和,在撤退过程中遭遇金军追击,导致了符离大败,最终双方签订“隆兴和议”。
从那以后,辛弃疾就只在江淮、江西、湖南等地任职,一直没能进入宋朝权力中心。但辛弃疾位卑未敢忘忧国,期间他不断向朝廷上书、提建议。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时,他呈上了著名的《美芹十论》,全面提出了恢复和治理方略,时年26岁。1170年辛弃疾又向朝廷上了《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及《议练民兵守淮》,以及写了《九议》上呈虞允文。此后,辛弃疾没有就军国大事再向朝廷上过建议书,这大概是因为看透了南宋政治。
从1181年起,辛弃疾基本上很少任职,大部分时间在他的带湖庄园闲居。
直到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了主战的辛弃疾。辛弃疾很兴奋,以为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第二年,他晋见了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被加为宝谟阁待制(从四品,有权参与朝议,讨论国事)。然而,不久他却被出知镇江府。原来,韩诧胄虽然谋划北伐,但他只是想利用辛弃疾的名望而已,并不打算采用辛弃疾建议的策略和部署。
为什么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一直不受重用呢?
首先,南宋的立国思想依然重文轻武、以文驭武,害怕武将坐大,满足于苟且偷安。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假如是一个开拓进取的王朝,遇到辛弃疾这样的人才,那一定早已重用。
其次,南宋的政治与北宋比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相权逐步增大,逐渐出现权臣政治。皇帝不爱理政或者无能力理政,大权就容易旁落。这个趋势其实从宋徽宗时期就开始了,到宋高宗时,专用秦桧几十年,冤杀忠良;后来则陆续出现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权倾朝野的大臣。在这种局面下,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如果不能成为权臣(权臣一般都是外戚),那就要投靠权臣。而辛弃疾因为性格刚直不阿,屡屡被言官弹劾,因此他无法获得权臣的青睐。
第三,辛弃疾运气不好,宋孝宗主政时,因为太年轻又是归正人,没有赶上隆兴北伐的机会;等他能力经验大涨后,宋孝宗却因北伐失败而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北伐之意。
隆兴北伐时,辛弃疾虽然有名气,但毕竟人微言轻。同时他还是个归正不久的北人,还没有经过南宋朝廷的考察,因此不可能让他到前线军中任职。另外,即使让辛弃疾随军北伐,以他当时年轻、职位低的状态,恐怕也难以发挥大的作用。之后辛弃疾虽然能力大幅提高,但可惜宋孝宗已经无意北伐。
等到宋宁宗时,已经暮年的辛弃疾再次与北伐事业失之交臂,权臣韩侂胄只是想利用他主战的幌子而已。此后,辛弃疾就进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再也没有主持抗战的可能了。
第四,辛弃疾是归正的北人,被南宋本土官僚集团所排挤,难以获得高级职位,难获重用。
南方本土官宦把朝廷的职位视同他们自己的领地,自己的领地岂能容忍他人占有?因此,南人不喜欢北人、排斥北人是正常的。连朱熹这样的人也把归正的北人视为一大潜在危害。朱熹曾将归正人这个群体对朝廷的危害与唐代宦官、藩镇相提并论:“古今祸乱,必有病根。汉宦官、后戚,唐蕃镇,皆病根也。今之病根,在归正人忽然放教他来,州县如何奈得他何!”(摘自《朱子语类》)
总体来说,归正人在南宋政坛力量比较薄弱,在现实中常受歧视、排挤,辛弃疾也难以摆脱这个大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辛弃疾奉耿京之命来南宋联络归正事宜时,受到宋高宗的接见,并获得赞许,这鼓舞了他的斗志和锐气。
后来宋孝宗经过失败之后虽然意志消沉,但辛弃疾斗志不减,写了不少抗金北伐的建议,比如著名的《美芹十论》和《九议》等。但朝廷已经无意恢复,因此只让辛弃疾去担任地方官,负责招民屯田、转运财税、缉捕盗贼等工作。
辛弃疾文武全才,但性格耿直,屡遭排挤,归正人身份使他在朝中缺乏援军,最终仕途难有发展,难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然而,作为文武双全的人,正因为“武”才得不到施展,辛弃疾才发展了“文”才。辛弃疾的诸多词作都是在抒发郁郁不得志之情,如果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发挥,那还会有一代文豪辛弃疾吗?
关于辛弃疾的文化常识
1.辛弃疾的文学常识1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2.语文知识辛弃疾代表作是什么
辛弃疾 代表作:有《稼轩词》和《稼轩长短句甲乙丙丁稿》,存词六百余首。
主要代表作有《菩萨蛮》、《摸鱼儿》、《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清平乐》、《贺新郎》、《西江月》《水龙吟》、《永遇乐》、《祝英台近》、《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等。 风格:辛弃疾的词里有许多反映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政治斗争内容,并借以表达出词人自己的态度,交织着意气风发而又沉郁悲凉的复杂心情。
坚定的抗金意志,始终贯穿在他一生的作品里。他的词,同苏轼一样,不把艺术形式放在第一位,并在更大的程度上冲破了词的格律,以文为词,问答如话,议论风生,自由奔放。
辛弃疾由于政治上失意,力求从抑郁中解脱,这就给他的词带来了消极成份,表现出追慕庄周,寄情山水的倾向。
3.【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到了隋唐时期,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 初唐王绩是位田园诗人,他像陶渊明一样,多次退隐田园,以琴酒自娱.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赏读《高土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中唐诗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渊明的为人.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诗中先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最后写到: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篱下菊,空余墟里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其中写到: 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到了北宋,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确定.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北宋王安石曾说过,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东坡把陶诗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但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概括陶诗的艺术风格,还是很准确的.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居高声自远”,由于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在北宋文坛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极力推崇陶渊明,对进一步确定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现代,沿袭了两宋对陶渊明的崇高评价.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是田园诗的精品或极品.其中《少五适俗韵》,曾编在中学生的语文课本中.诗的抒情沁人心脾;诗的写景,豁人耳目.读过后叫人终生难wang。
4.寻求有关辛弃疾的资料内容包括1生平经历2文学创作大致分期3文学发
辛弃疾(1140 - 1207):著名爱国词人、抗金英雄 一、生平简介 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i、铅山一带。晚年韩?腚械闭欢绕鹩茫痪貌∽洹F浯适阈戳ν蓟指垂彝骋坏陌榛常闼咦持灸殉甑谋撸阅纤紊喜阃持渭诺那柰督到薪衣逗团校灰灿胁簧僖饔阶婀由降淖髌贰R帐醴绺穸嘌院婪盼鳌H惹檠笠纾犊常柿π酆瘢胨臻⒊啤杆招痢埂P疗彩悄纤谓艹龅拇嗜耍羌趟臻笏未侍车牧硪晃缓婪排纱笫Α? 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
其《稼轩词》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他时常回忆起少年十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 如《鹧鸪天》上片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埔J,汉箭朝飞金仆姑。」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心情。
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
此外,辛弃疾也有写一些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的词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铺叙元宵夜的欢乐场面,下片转写一位幽居自处,不同凡响的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表现词人「自怜幽独」的情怀。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一生为南宋朝廷战沙场,屡立战功,南归后却被闲置,或走马灯似的调动,使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他在《永遇乐》中,借自己的姓氏来调侃自己,说“辛”即“艰辛”、“悲辛”、“辛酸”、“辛辣”,真是忧虑忧伤得五内俱焚。他的另一首《摸鱼儿》写尽“辛”味,读来字字血,句句泪。
辛弃疾的一生代表了一个悲剧性的时代,他的一切个人的不辛无不打上社会的本质烙印,因此,读他的作品不仅使人忧伤,而且悲愤,不仅悲愤,而且激发出内心的一种力量:对封建腐朽的否定,以对合理的社会和人生的探索和追寻。 辛弃疾(号瓢翁)与朱熹(号晦翁)、陆游(号放翁)被称为 “武夷三翁”;。
淳熙八年,辛弃疾被贬到武夷山任冲佑观祠官,与结庐山中的朱熹结为知己。填词对朱熹极为推崇。
二、有关辛弃疾的故事 1。辛弃疾活捉叛徒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济南人。
出身贫苦农民,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 他出生的时候,家乡已经沦陷在金朝统治者的手里。
祖父辛赞虽然在金朝占领区里做过几年地方官,但是心里却一直向着宋朝。辛赞常常给小孙子讲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带着辛弃疾登上高山,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辛弃疾留下很深的印象。
完颜亮发动南侵,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眼看机会到来,就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 在耿京的起义队伍里,像辛弃疾那样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
公元1162年,贾瑞、辛弃疾带着十几个随从人员到了建康。宋高宗听说山东义军派人来归附,十分高兴。
就在他们离开义军的那段时间,耿京被人杀害了。 杀害耿京的是个义军的将领张安国。
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又是痛心,又是气愤,一定要除掉叛贼,为耿京报仇。他跟守将一商量,就有不少将士自动要求跟辛弃疾去除奸。
辛弃疾带了五十名勇士,一起骑马奔向济州。 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
辛弃疾和同去的勇士闯进大厅,看见张安国跟一些叛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眼都红了。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拥了上去,七手八脚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
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张安国缚在马上。 济州的兵士见了辛弃疾威严的神色,没人敢动手。
辛弃疾当场向兵士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这个宋朝史上并不出名的男人,却被朱熹辛弃疾视为传奇”,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高校资讯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daxue/85839.html
下一篇: 从上帝到玉皇:源流、衍变与图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
- “十三五”江西林业总产值全国第六
- 全国大学排行榜!综合四个基本指标,可信度高
- 西部最好的6所大学:兰大排名无争议,而重庆大学排名意外
- 河南科技大学:看了石河子大学,才知道“211”根深蒂固
- 全国最土大学,靠一瓶奶征服了广东人
- 2023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法国71所院校上榜,3所挤进百强
- 景鸿教育:澳门留学院校介绍
- 我校获评“2022年度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校友会2023江苏省大学学术排名,东南大学挤进全国前10强
- 湖北211大学简介,谁是TOP3?武理、华中师大还是华农?
- 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A+档学科!实力碾压众多211、985大学
- 先睹为快!江苏综合评价A类12所院校2022年招录数据总汇